时间: 2025-04-26 10:3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04
凉入槐阴门巷杳。
秋容次第归苹蓼。
潦尽波寒亭影倒。
征雁早。一声唤起江天晓。
菊外白衣殊未到。
沙堤留得西山眺。
何事水莲花独少。
诗与调。倚风仍度渔家傲。
在凉意渐入的槐树阴影下,门口小巷显得幽深。
秋天的景色逐渐回归,水边的苹蓼也显得萧瑟。
水面干枯,寒冷的亭子影子映倒在水中。
早早的征雁呼叫,唤醒了江天的黎明。
菊花外的白衣人还未到来。
沙堤上留得西山的美景。
为何水中的莲花如此稀少?
诗与曲调,依然伴随着风,游荡在渔家的傲然之中。
马熙,元代诗人,生于一个风景如画的水乡,早年接受传统教育,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乡村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渔家傲》创作于秋天,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秋天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也意味着生命的逝去,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渔家傲》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诗的开头“凉入槐阴门巷杳”,给人以清新而又静谧的感觉,槐树的阴影下,仿佛隐藏着许多故事,巷子的幽深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场景,苹蓼的归来象征着自然的变化,同时也暗含了人情的变迁。
“潦尽波寒亭影倒”,水面干枯的景象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无常,亭子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似乎在叹息着什么。随着“征雁早”的出现,诗人提醒读者,秋天已经到来,雁声唤醒了沉睡的江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旧的结束。
最后,诗人以“何事水莲花独少”作结,水莲花的稀少让人感到惋惜,似乎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的追求,揭示了人生的哲理。
诗中“凉入”表达了什么季节的变化?
“潦尽波寒亭影倒”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衣”可能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