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27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
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
金吼霜钟彻,花催腊炬销。
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我问你是否能来宿,今天我却怀疑你是否会来。
琴匣空荡荡,夜里无人弹奏,手拍桌子自我安慰。
晨钟如金般响彻,霜寒中钟声悠扬,花儿催促蜡烛的燃尽。
清晨的野鸭在江边的栏杆下,双影随风飘荡不定。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知名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离别情感的深刻反映,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与失落。诗中的“金吼霜钟”与“花催腊炬”可理解为时间流逝中人情冷暖的感触。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作品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和人道主义精神著称。
此诗创作于杜甫在大昌的经历中,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动荡年代中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此诗通过几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杜甫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状态的感慨。开篇以“问子能来宿”引入,表达出对友人的期盼,接着用“今疑索故要”暗示出失落与不安。诗中“匣琴虚夜夜”描绘了孤寂的夜晚,琴声的缺失代表着内心的孤独与渴求。诗的后两句,运用“金吼霜钟”和“花催腊炬”两组意象,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最后“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心中那份无法言说的惆怅与孤独。整首诗不仅有着流畅的音韵,更深刻地描绘了友谊与孤独的双重主题。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反映出作者在孤独中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体现出杜甫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匣琴虚夜夜”表达了什么情感?
“金吼霜钟彻”可以理解为?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