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7:3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7:31:10
卜算子
辛弃疾
万里浮云,一喷空凡马。
叹息曹瞒老骥诗,伏枥如公者。
山鸟哢窥檐,野鼠饥翻瓦。
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
全诗翻译:
万里长空的浮云,像是一匹飞驰的空中马。
我不禁叹息曹操老骥所作的诗,犹如伏在马厩中等待出发的人。
山中的鸟儿在屋檐下啼叫,野鼠因饥饿翻动着瓦片。
我年老痴呆,乐于隐居于山中,这里就像是我心灵的栖息之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官员,军事家。辛弃疾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经历和历史背景相结合,表现出浓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追寻。
《卜算子》体现了辛弃疾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以“万里浮云”引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奔放的向往,而随后的“叹息曹瞒老骥诗”则透露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壮志未酬的感伤。辛弃疾常常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反映出他对自身经历的深刻感悟。
“山鸟哢窥檐,野鼠饥翻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自然环境,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孤独感。最后的“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则表达了他对年老和痴迷于山林生活的自我认同,似乎在说,虽然年华已逝,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辛弃疾的个人风格与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短暂、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动荡时期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万里浮云”在诗中象征什么?
“老我痴顽合住山”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认同?
“叹息曹瞒老骥诗”提到了哪个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卜算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自由与隐居生活的向往,但辛弃疾更多地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强调了个体精神的自由与洒脱。两者都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了对人生价值的不同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