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5: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5:35:34
呈和仲
作者:方岳 〔宋代〕
何须不踏东华土,何须不吃吴山水。
同时辈流半霄汉,径上银台彼凤尾。
几曾礼部奏第一,十载青衫百寮底。
相公之甥迳甚捷,头放稍低那得尔。
直不虎关非狂耶,胡不爱官几历诋。
吏铨教授古括州,管领风云二三子。
孔堂丝竹秋雨荒,弦诵琅然顿盈耳。
深衣楚楚有古意,相对青灯夜分语。
六鳌云海渺何许,宝字森罗风日美。
人言欠渠挥翰手,倘及春江戒行李。
寒毡对客澹无欲,清梦不劳曾到此。
谈经归来喜津津,手洗翠缶香倾银。
何以娱子白发亲,梅花中有无边春。
何必不踏东华的土地,何必不饮吴山的水呢?
与我同时的这些人,已经在半空中飞升,
直通那银台,像凤尾一样高昂。
几次在礼部中获得第一,十年间穿着青衫,受百官的宠爱。
相公的侄子非常聪明,稍微低头就能获得成功。
在虎关立足并不是狂妄,为什么要爱官职却屡遭诋毁呢?
吏部的教授来自古老的括州,掌握着风云的两三个人。
孔堂的丝竹在秋雨中显得荒凉,弦声朗朗顿时充盈耳际。
我穿着深衣,古意盎然,面对青灯夜深对谈。
六鳌的云海渺不可知,宝字闪耀,风日美丽。
人们说他挥笔写字有欠缺,若是到春江就要戒慎行李。
在寒毡上对客人淡然无欲,清梦不劳曾到此。
谈经归来心情愉悦,洗净手中的翠缶,香气倾洒在银子上。
何以来安慰白发的父母,梅花中蕴藏着无限的春意。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子昭,号少岳,宋代诗人,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景物与人事相结合,表现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方岳的生活中,表达了他对名利的看淡与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对比与自我反思,诗中透露出对前途的迷惘与对亲情的眷恋。
《呈和仲》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者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物,如东华土、吴山水、六鳌云海等,展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热爱与追寻。与同时代的士人相比,作者对名利并不执着,反而更加珍视与父母的情感联系,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深刻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水土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亲情的珍视,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与人生态度。诗人用清新自然的语言,传达出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东华土”指的是哪个地方?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相对青灯夜分语”表达了对__的期盼。
判断题:诗中认为追求官职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