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9:4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9:45:51
《京兆府栽莲》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这首诗描述的是在京兆府栽种的莲花,生长在污水中。诗人看到莲花,忍不住长叹一声,知道这是东溪的莲花。莲花的根下沾满了污泥,香气也失去了原有的芬芳;而水面上的尘埃扑来,使得莲花的色彩也不再鲜艳。物种的性质如此,人事也应如此。根本不在自己应有的地方,不如干脆被遗弃。在往日的溪边,莲花和叶子在清澈的水中显得格外美丽,而今年却生长在府门前,显得憔悴不堪。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内容著称,作品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尤其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人所知。
《京兆府栽莲》写于白居易担任京兆府(现今陕西省)官员期间,诗中通过莲花描绘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仕途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白居易的《京兆府栽莲》以莲花为题,借物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处境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写生长在污水中的莲花,揭示了美丽与污浊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惋惜的情感。随后的句子,诗人进一步探讨了自然界的法则与人事的相似,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悟——当一个人身处逆境时,便难以展现出最美的一面。
在诗的后半部分,白居易用“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来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
整首诗以莲花的生长环境为引子,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借物抒情,表达了白居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污沟贮浊水”主要描绘了什么?
在诗中,莲花香气的变化象征了什么?
“昔在溪中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