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3:43
送宋常丞知阆州
十年痼丘壑,厌食青山薇。
不作时世妆,短褐怀明玑。
出门歌一曲,听者魂为飞。
方骑将军马,旋闯师氏闱。
清名满双宇,宥画裨枢机。
便面障俗尘,不肯缁素衣。
一朝典仪蕞,云步方峨巍。
雇怀锦屏胜,见谓天下稀。
彤幨下青冥,骢马黄金左革右岂。
假道淛以东,袖有四明归。
我来今二年,几度与客违。
各位偶君似,临分重依依。
风节耐岁晚,富贵倏晨晞。
相期久无看,努力踵前微。
十年来我一直厌倦这山丘和沟壑,吃腻了青山上的蕨菜。
我不打扮成时世的模样,穿着短褐,心中怀有明亮的星辰。
出门时唱一曲,听者的魂魄都要飞升。
骑上将军的战马,冲进师氏的庭院。
我的清名遍布天地,能够宽恕绘画和枢机。
我便用面容来遮挡世俗的尘埃,不肯穿上缁素的衣服。
一朝典仪繁忙,步伐如云般雄伟。
雇了华丽的屏风,觉得这样的美景世间罕见。
红帐下青天,骢马左边黄金右边皮革,
如果假道淛水以东,袖中还藏有四明山的归心。
我来到这里已经两年,几次与客人错过聚会。
每逢会面,真是依依不舍。
风节在岁末仍能忍耐,富贵就如晨光般迅速消逝。
相约再无见面,努力追赶那隐微的身影。
魏了翁,字子晦,号石壶,宋代诗人,生于约1080年,卒于约1150年。他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
这首诗写于作者友人将要赴阆州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不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许多知识分子面临仕途与理想的冲突,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送宋常丞知阆州》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示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全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作者以“十年痼丘壑,厌食青山薇”自述厌倦于世俗环境,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及对生活的无奈。接着,作者以“出门歌一曲,听者魂为飞”描绘了他心中理想的自由和洒脱。诗中多次提及对名声和清白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用“风节耐岁晚,富贵倏晨晞”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富贵无常的感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勾勒出了一幅理想与现实交织的生活画面,让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诗中多次提及名声与个人价值,反映出当时社会知识分子的困惑与挣扎。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魏了翁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清名”指的是什么?
A. 财富
B. 名声清白
C. 个人理想
D. 朋友关系
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满意
B. 厌倦
C. 追求
D. 感恩
《送友人》和《送宋常丞知阆州》均为送别诗,前者更侧重于友情的深厚与别离的伤感,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两者都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出离别的情景,但在表达的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