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5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51:44
高峰隔半天,长崖断千里。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波逐空开,霞石触峰起。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山峰与深邃的峡谷,远望似乎隔着半天的距离。长长的悬崖延绵千里,清晨时分,鸡鸣声在清幽的山涧中回响,猿猴的啼叫则在白云之中响起。瑶池的波光荡漾开来,霞光映照在山石之上,仿佛触碰到了山峰。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瑶波”和“霞石”均有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美好的自然景观,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王乔,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望石门作》创作于王乔游历山水之际,受到自然风光的启发,寄托了他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类生活的思考。
《望石门作》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诗人通过高峰、崖壁、清涧和猿啸等意象,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在诗的开头,诗人以“高峰隔半天”引入,给人以遥远而神秘的感觉,随后又用“长崖断千里”描绘出大自然的雄伟壮观。鸡鸣与猿啸的描绘,则通过生动的声音和画面,增强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机。最后“瑶波逐空开,霞石触峰起”展现了光影与水波交融的美,表现出一种轻盈和灵动的感觉。
整首诗不仅传达了自然的美丽,更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富有层次感,既有远景的壮丽,也有近景的细腻,既有声音的生动,又有视觉的美感,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礼赞和向往,传达出一种自由宁静的情感基调。诗人通过描绘高峰、长崖和清涧,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生机,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高峰”象征什么?
诗中“鸡鸣”的描绘主要是为了体现什么?
“瑶波逐空开”这句中,“瑶波”指的是什么?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内心联系,而王乔的《望石门作》则更侧重于外部景观的壮丽与生动。王维的诗情更为细腻,反映出内心的宁静,而王乔的诗则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