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圆史宰受荐)》

时间: 2025-05-21 17:51:06

诗句

五剡乃脱选,通籍入金闺。

祖宗立法初意,正欲猎英奇。

近世流风薄矣,强者立跻霄汉,弱者困尘泥。

流水伯牙操,底处有钟期。

公为政,民不扰,吏无欺。

春风桃李满县,当路几人知。

五马宏开公道,一鹗首旌治最,迟乃速之基。

不枉受人荐,更看荐人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51:06

水调歌头(圆史宰受荐)

作者: 徐鹿卿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五剡乃脱选,通籍入金闺。祖宗立法初意,正欲猎英奇。
近世流风薄矣,强者立跻霄汉,弱者困尘泥。
流水伯牙操,底处有钟期。公为政,民不扰,吏无欺。
春风桃李满县,当路几人知。
五马宏开公道,一鹗首旌治最,迟乃速之基。
不枉受人荐,更看荐人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选拔制度的赞颂与反思。诗人认为,古代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选拔有才之士,但如今的社会风气却日渐薄弱,强者往往能高升,而弱者则被困在泥沼中。即使有伯牙的音乐,仍需钟期的欣赏。理想的政治应是让百姓安宁、官员诚实。如今春风化雨,桃李满县,却鲜有人知晓。公道的道路虽然广阔,但真正能识才、施政的人却少之又少。最终,诗人表达了对荐人之时机的关注,强调荐人的重要性。

注释:

  • 五剡: 指五个山脉,象征艰难的选拔过程。
  • 金闺: 形容高贵的地位或环境,一种理想的仕途。
  • 祖宗立法初意: 指古代制定选拔制度的初衷。
  • 流水伯牙操: 伯牙擅长琴艺,钟期懂得欣赏,象征人才与赏识者之间的关系。
  • 公为政,民不扰: 理想的政治状态,百姓安宁。
  • 五马宏开公道: 形容公正的道路广阔。
  • 不枉受人荐: 意思是不要白白接受别人的推荐,强调荐人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鹿卿,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以抒怀为主,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诗作于宋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之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选拔制度的反思与对人才选拔的关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才与政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圆史宰受荐)》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人才选拔问题,诗中通过对比古今的选拔制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及“祖宗立法初意”,指出了选拔的初衷是为了发掘英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初衷却逐渐被淡薄。强者能攀登高峰,而弱者则被困于尘泥,诗人对这一现象感到痛心。接着,诗人引用伯牙与钟期的典故,强调人才与赏识之间的关系,呼唤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与珍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理想的政治状态,期望百姓安宁,官员诚实,表现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而“春风桃李满县”这一句,生动描绘了一个繁荣的景象,但却又发出疑问,真正能识才施政的人又有几人呢?最后,诗人对荐人的时机表示关切,强调荐人对于人才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思考与情感间游走,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剖析,又有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在时代潮流中的思索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剡乃脱选: 这里提到的“五剡”象征艰难的选拔过程,强调选拔的不易。
  • 通籍入金闺: 进入高贵的地位,描述理想的仕途。
  • 祖宗立法初意: 反思古代法律的初衷,意在找回选拔人才的初衷。
  • 近世流风薄矣: 说明当今社会风气浮薄,人才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
  • 强者立跻霄汉,弱者困尘泥: 强者高升,弱者受困,揭示社会的不公。
  • 流水伯牙操,底处有钟期: 提及音乐与欣赏的关系,象征人才与赏识者的结合。
  • 公为政,民不扰,吏无欺: 理想的政治状态。
  • 春风桃李满县: 描述繁荣的表象,却掩盖了现实的困境。
  • 五马宏开公道: 强调公正的道路。
  • 不枉受人荐,更看荐人时: 强调荐人的时机与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 “流水伯牙操”比喻了人才与赏识者之间的关系。
  • 对仗: 诗中多处用到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才选拔制度的反思,强调了社会对英才的关注与珍视,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伯牙: 象征音乐才华与艺术能力。
  • 钟期: 象征欣赏者,是对人才的认同和重视。
  • 春风桃李: 象征繁荣与生机,代表社会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伯牙”代表什么?

    • A. 强者
    • B. 音乐才子
    • C. 政治家
    • D. 文学家
  2. 诗人对当今社会的看法是?

    • A. 人才得到重视
    • B. 社会风气浮薄
    • C. 政治清明
    • D. 民众安宁
  3. “春风桃李满县”,这句话传达了什么意象?

    • A. 贫穷
    • B. 繁荣与生机
    • C. 忧愁
    •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 描述了作者在国破家亡之际的感慨,表达了对人才与理想的追求。
  • 《春望》: 反映了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和《水调歌头》在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上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戴光弓(韦评事见赠也) 别岭南熊判官 赠咸阳少府萧郎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 华岳寺 宿醉 劝醉 定僧 西斋小松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穴见小儒 抗药性 纂代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包含饕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握手言欢 鞠恭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海岱清士 瓜字旁的字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門字旁的字 主书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久负盛名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