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3:4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3:48:55
使君本住道家山,
时访玄都太古坛。
阴惠已能追许令,
治功不独过韦丹。
这位使君原本住在道教山中,偶尔去拜访玄都的太古坛。阴惠已经能够追随并执行命令,他的治功并不仅仅超过韦丹(韦应物)。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淳夫,北宋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风婉约,善于抒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推崇和对理想治政的向往,借助对比表达了对阴惠的赞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使君的隐逸生活与道教文化,展现了秦观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诗中提到的“道家山”和“太古坛”不仅是地理上的标志,更是道教文化的象征。使君作为一个地方官,能够在繁忙的政务中抽出时间,去拜访这些道教圣地,体现了他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对修身养性的重视。而阴惠的出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他能够追随命令并施行治政,显示出他在道德和治理上的成功。通过对比韦丹,诗人表达了对治政者的期待,希望他们不仅仅在表面上追求政绩,更要有内在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整体来看,诗作充满了对理想政治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治政的向往,强调修身齐家的重要性,同时反映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敬仰。
“使君本住道家山”中的“使君”是指什么?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地方官
C. 一个道士
D. 一个普通百姓
诗中提到的“韦丹”主要是指谁?
A. 一位隐士
B. 一位著名诗人
C. 一位政治家
D. 一位商人
“阴惠已能追许令”中的“阴惠”指的是?
A. 道教的一个教义
B. 一位道士
C. 一位治政者
D. 一位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