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8:28
自我识松涧,于今二十年。
譬彼鸿与虬,薄霄而栖川。
忆昔初见时,予客刘养源。
邂逅一相遇,松涧称其贤。
蹇予久骚屑,养源亦萧然。
携家辇毂下,炊玉斗万钱。
贷粟监河侯,盖为生事牵。
访予苕之滨,欲学东方先。
率然集吴地,求汲松涧泉。
予谓子往矣,辙鳞今复鲜。
杜陵送李君,南入黔中天。
应为汧公醉,剩操云峤篇。
我在松涧的相识,已经有二十年了。
就像那鸿雁和龙虬,轻盈地在空中栖息于河川。
我回忆起初次见面的情景,那时我在刘养源家做客。
偶然的一次相遇,让我称赞松涧的才华。
我因长期的骚扰而感到不安,养源也是一副淡然的样子。
他携家带口,从车辇中走下,生活富足,犹如用玉米炊饭。
他向监河侯借粮,都是为了生活的牵挂。
他来访我在苕溪的岸边,想要向我学习东方的才华。
他率然来到吴地,想要汲取松涧的泉水。
我告诉他,往日的痕迹如今已稀少。
就像杜陵送别李君,南行入黔的天空。
这或许是汧公醉酒后的情景,剩下的只有云峤的诗篇。
高斯得,宋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博学多才,曾游历名山大川,广交文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是送别刘养源游吴中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之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际交往为主线,展现了高斯得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开篇通过“自我识松涧”引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接着,诗人以“鸿与虬”作比,表达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间的飞跃与追求。对刘养源的描绘,既有相识时的欣喜,也有对其淡然生活态度的赞赏,展现了友人间的互相理解和支持。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携家辇毂下”的描写,表现了养源家庭的富裕与安宁,而“贷粟监河侯”则反映了生活的重担和责任,形成强烈的对比。最后,诗人指明刘养源的求学之路,表达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清新,又有生活的哲理,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空间。
全诗通过描绘友人刘养源的生活与追求,反映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美好的祝愿,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主题围绕着友情、生活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鸿与虬”是用来比喻什么?
“携家辇毂下,炊玉斗万钱”描绘的是?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与祝福,但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体情感的交融。李白的《送友人》则以豪放的笔调展现友谊,情感更加激昂。两者与高斯得的这首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不同风格的友谊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