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0:28
病眼花
白居易 〔唐代〕
头风目眩乘衰老,
只有增加岂有瘳。
花发眼中犹足怪,
柳生肘上亦须休。
大窠罗绮看才辨,
小字文书见便愁。
必若不能分黑白,
却应无悔复无尤。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年老而眼花缭乱的苦恼,身体的虚弱使他在生活中感到无能为力。眼前的花朵让人觉得奇怪,柳条的触碰也让身体感到疲惫。面对繁杂的事物,他只能努力去分辨,但小字的书信依然让人愁苦。如果连黑白都分不清,或许就该无怨无悔地接受这些无奈。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关心百姓疾苦,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病眼花》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在衰老过程中面对身体衰弱和视力模糊的无奈与困惑,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的感慨。
《病眼花》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年老时的身体状况与心理感受。诗中“头风目眩”一句便直接揭示了作者的身体不适,接着通过对周围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花发”、“柳生”,表现了他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无奈与困惑。虽然眼前的花朵依然绚丽多彩,但由于视力的缺失,这些美丽的景象却变得模糊不清,令人感到奇怪与疲惫。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罗绮”、“小字文书”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焦虑和无力感。面对繁复的社会生活,白居易感到自己难以分辨事物的真伪,甚至连“黑白”都无法区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身能力的反思。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充分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衰老和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简单,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衰老带来的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困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接受。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也引发读者对生命、衰老和对美好事物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哪个时期创作了《病眼花》?
A. 青年时期
B. 中年时期
C. 晚年时期
诗中提到的“头风目眩”是指什么?
A. 眼睛疲劳
B. 年老身体虚弱
C. 心情不佳
诗中“花发眼中犹足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花的喜爱
B. 对美好事物的困惑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