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6:32
灵鱼自何年,波底猝飞出。
龙门不得上,矫首作山立。
化龙虽未成,终胜枯鱼泣。
至今石缝髓,常带残沫湿。
其腹空能容,中有洞六七。
平生抱奇好,特为留一日。
招携两长官,车马亭前集。
幽岩户不扃,左右随客入。
突兀挺孤砫,诡异罗四壁。
仰骇崩朵云,离地才数尺。
摩顶防欲压,势甚危岌岌。
缨络纷下垂,纯是钟乳汁。
天女霞裁帔,罗汉风飘笠。
貌固难尽传,目亦无暇给。
岂知涉犹浅,愈转境愈密。
窈深曲而达,白昼黑于漆。
秉烛为我导,所到必穷历。
雪窦放光明,变幻相千亿。
神物互屈蟠,恶兽相搏击。
森然欲攫人,对此毛发慄。
睨视忽猛省,谬想潜起蛰。
安得驱雷霆,更挟风雨力。
奋鬣山动摇,一夜头角戢。
阴崖徙空潭,惊舞赤鲩赤。
骑之蹑云汉,万里江倒吸。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6:32
灵鱼自何年,波底猝飞出。
龙门不得上,矫首作山立。
化龙虽未成,终胜枯鱼泣。
至今石缝髓,常带残沫湿。
其腹空能容,中有洞六七。
平生抱奇好,特为留一日。
招携两长官,车马亭前集。
幽岩户不扃,左右随客入。
突兀挺孤砫,诡异罗四壁。
仰骇崩朵云,离地才数尺。
摩顶防欲压,势甚危岌岌。
缨络纷下垂,纯是钟乳汁。
天女霞裁帔,罗汉风飘笠。
貌固难尽传,目亦无暇给。
岂知涉犹浅,愈转境愈密。
窈深曲而达,白昼黑于漆。
秉烛为我导,所到必穷历。
雪窦放光明,变幻相千亿。
神物互屈蟠,恶兽相搏击。
森然欲攫人,对此毛发慄。
睨视忽猛省,谬想潜起蛰。
安得驱雷霆,更挟风雨力。
奋鬣山动摇,一夜头角戢。
阴崖徙空潭,惊舞赤鲩赤。
骑之蹑云汉,万里江倒吸。
灵鱼从何年开始,忽然跃出波底。
龙门无法攀登,仰首如山耸立。
化龙虽然未成,仍胜过枯鱼的泣诉。
至今石缝中的髓液,常常带着残余的湿润。
它的腹中空空如也,里面有六七个洞。
我一生怀有奇趣,特意留下一天。
招呼两位长官,车马在亭前聚集。
幽深的岩洞没有关门,左右随客进入。
突兀而立的孤石,奇异的四壁环绕。
仰望崩裂的云朵,离地才数尺。
小心翼翼防止被压,险情非常岌岌。
垂下的缨络纷乱,纯粹是钟乳的汁液。
天女用霞光裁制的披风,罗汉的风飘动着斗笠。
这景象难以尽述,眼睛也无暇顾及。
岂知我涉足尚浅,越转境界越密。
深邃曲折而可达,白昼黑于漆夜。
手持蜡烛为我引路,所到之处必能穷尽。
雪窦放出光明,变化无穷,千亿景象。
神奇的生物互相缠绕,恶兽相互搏击。
森然欲攫人,让人毛发悚然。
凝视之际猛然醒悟,错以为潜藏的蛰伏。
如何能驱动雷霆,更加夹带风雨的力量?
奋蹄山摇晃,一夜头角收敛。
阴暗的崖壁移至空潭,惊舞的赤鲩赤鱼。
骑着它腾跃云汉,万里江河倒吸而来。
蔡希邠(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此诗作于与友人游览柳州的过程中,描绘了鱼峰的奇特景观和探洞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蔡希邠的《柳州偕曹介藩太守金辅臣司马游立鱼峰遍探岩洞诸胜遂题》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感悟。诗中通过对灵鱼、龙门、钟乳等意象的生动描绘,表现了自然的神秘与壮丽。尤其在“灵鱼自何年,波底猝飞出”中,灵鱼的突然跃出引发读者的好奇,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由。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幽深复杂的洞穴世界,“窈深曲而达,白昼黑于漆”,通过对光线与空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令人感到探险的刺激与未知的恐惧。这种强烈的对比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力,使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敬畏。
最后,诗中出现的“骑之蹑云汉,万里江倒吸”将全诗推向高潮,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诗人心中的豪情壮志。这种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类勇气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惊叹与探索的渴望。通过描绘神秘的岩洞和壮丽的景象,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诗中蕴含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灵鱼跃出象征着什么?
“龙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钟乳”,主要用来形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