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偈二首》

时间: 2025-04-22 08:11:09

诗句

即心即佛几人知,立雪齐腰只得皮。

四海浪平龙玩宝,尽他蝼蚁撼须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11:09

原文展示:

即心即佛几人知,立雪齐腰只得皮。四海浪平龙玩宝,尽他蝼蚁撼须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心与佛关系的深刻理解,知晓这一点的人又有多少呢?站在雪中,雪深至腰,只剩下外表的皮肤。四海波涛平静,龙在玩弄宝物,而那些蝼蚁却试图撼动须弥山。

注释:

  • 即心即佛:心即是佛,强调内心的觉悟与佛的关系,反映禅宗的思想。
  • 立雪齐腰:指雪深至腰部,形容环境的严酷或艰难。
  • 四海浪平:四周的海面平静,暗示外界的安宁。
  • 龙玩宝:龙是神话中的生物,象征权威与力量,玩弄宝物则暗示了富贵与奢华。
  • 蝼蚁撼须弥:蝼蚁微小,须弥山则是佛教中的象征,暗示微小的力量妄想撼动巨大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胜,宋代高僧,禅宗大师,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佛教思想。他的诗作常常融合禅宗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诗人以此诗表达对佛理的领悟及对世俗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思想的独到见解。在“即心即佛”中,诗人强调心灵的觉悟是通往佛的关键,而这样的领悟并非人人皆知。接着,通过“立雪齐腰”展现了人生中的艰难与困苦,仿佛在暗示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必须经历痛苦与考验。

“四海浪平龙玩宝”描绘了一种表面安静与内心浮躁的对比,平静的海面下可能隐藏着风波,而龙的玩弄则象征着世俗的奢华与追求的无意义。最后“尽他蝼蚁撼须弥”则是以微小之物来比拟人类的渺小与无知,强调在面对伟大事物时,蝼蚁的努力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与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对佛法的追求。通过诗歌,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佛教的哲理,还能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即心即佛几人知:心灵的觉悟与佛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但真正理解这一点的人却寥寥无几。
  2. 立雪齐腰只得皮:身处艰难的环境中,表面上看似坚强,实际上内心却是孤独脆弱的。
  3. 四海浪平龙玩宝:虽然外界显得安宁,内心的渴求却依然存在,像龙一样玩弄着虚无的财富。
  4. 尽他蝼蚁撼须弥:微小的存在试图挑战伟大的事物,表明人类的渺小与无知。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心与佛、外在环境与内心状态,强调了内心的觉悟与外部世界的差异。
  • 比喻:用“蝼蚁撼须弥”形象地比喻人类的微小与无力。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探讨了内心觉悟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警醒人们在追求名利时勿忘内心的真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内心的觉悟与真实。
  • :代表严酷的环境和困境。
  • :象征权威、力量和世俗的欲望。
  • 蝼蚁:象征渺小的人类与无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即心即佛”中的“心”是指什么? A. 外在的佛像
    B. 内心的觉悟
    C. 物质财富
    答案:B

  2. “立雪齐腰”表达了什么意象? A. 自然的美丽
    B. 生活的艰辛
    C. 心灵的宁静
    答案:B

  3. “蝼蚁撼须弥”中,蝼蚁象征着什么? A. 强大的力量
    B. 微小的存在
    C. 高贵的灵魂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了凡四训》:探讨命运与修行的关系。
  • 《金刚经》:深入剖析佛教的智慧与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释胜的《偈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但释胜更侧重于佛教的哲理,而王维则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探讨宋代诗词的风格与影响。
  • 《佛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佛教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晓起 行天寿山 送刘编修朝宗赴九江教授 其二 送刘编修朝宗赴九江教授 其一 夜两坏壁简邻居诸君子 题杨学士画 其二 题杨学士画 其一 月池彭母挽诗 其二 月池彭母挽诗 题刘士皆云林小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字旁的字 鸣螀 痼疾烟霞 卝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雨丝风片 结绶 不轨之徒 包含社的词语有哪些 与人方便 足字旁的字 车笠之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胆小如鼷 激进 包含援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垂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