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8:53
颂古二十四首
就身打劫壮吾曹,
唤得贤侯智眼高。
忿色不知何处去,
珠回玉转透云袍。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斗争,唤醒了有智慧的贤者,目光高远。愤怒的情绪无处发泄,珠宝和美玉在云袍下闪烁着光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贤侯”,可能暗指古代的明君贤臣,寓意深远。古代文学中,贤明的君主常被视为治国安民的象征。
作者介绍:
释胜,宋代诗人,著作颇丰,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与批判,表达了对贤明领导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开头的“就身打劫壮吾曹”,直接点出人们为了生存和利益而进行的争斗,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无奈。接着提到的“贤侯智眼高”,则是对智慧与理想领导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希望。他们能洞察世事、引领众人走向光明的未来。
“忿色不知何处去”,则将愤怒的情绪推向高潮,暗示在现实中,许多情感难以宣泄,内心的矛盾与不安滋生。最后一句“珠回玉转透云袍”则通过美丽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虚幻的美好,可能代表着人们心中理想的生活和状态。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表达了对智慧领导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就身打劫”中的“打劫”意指:
A. 抢夺
B. 交易
C. 交流
诗中提到的“贤侯”指的是:
A. 统治者
B. 有智慧的人
C. 战士
“忿色不知何处去”表现了诗人的:
A. 快乐
B. 愤怒与无奈
C. 疲惫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颂古二十四首》的丰富内涵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