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0:53
曾经别墅住行踪,春浪和烟撼钓筒。
共步幽亭连石藓,寄眠静榻带松风。
秋来频梦岳云白,别后应添鹤顶红。
又泛汴舟随汴水,不堪南望思忡忡。
曾经在南岳的别墅中居住,春天的波涛和烟雾摇动着钓鱼筒。
我们曾一起漫步于幽静的亭子,亭子旁边长满了石藓,我在静静的榻上安睡,伴着松风的轻拂。
秋天来时,我常常梦见岳上的白云,分别之后,心中总是想念着你,愈加思念那红色的鹤顶。
如今我又在汴水上泛舟,顺流而下,但每当南望时,我的思绪便变得忧愁不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潘若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南岳的游历之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眷恋,正值春秋之交,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寄托了深切的情感。
《寄南岳廖融》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人文关怀的诗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首句“曾经别墅住行踪”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的回忆场景,仿佛能看到那春天的波涛与烟雾交织的画面,勾起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回忆。
接下来的“共步幽亭连石藓”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诗人与友人共步于亭子之间,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通过“寄眠静榻带松风”,作者将自然的清新和内心的宁静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心灵的平和。
“秋来频梦岳云白”则转入思念的主题,随着季节的变换,思念愈加深重。鹤顶红的意象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思念情感的象征,表现了作者对友人高洁品德的钦佩与怀念。最后一句“又泛汴舟随汴水”则以舟行水上的意象结束,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与忧愁,流露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人之情为主线,结合自然景色,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鹤顶红”指代什么?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共步幽亭连石藓”中的“幽亭”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