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2:37
生于陵者自安陵,何事驱驰较驿程。
却望乡山千里隔,共看淮月一轮明。
官閒足遂吟哦乐,俸薄休形叹息声。
最幸一家仍聚首,不须嗟弟与瞻兄。
生在安陵的人本应自得其乐,何必为了赶路而奔波呢?
但我只能遥望故乡的山,千里之遥,只能与那一轮明月共享淮水的清辉。
在官职闲适的日子里,吟诗作乐正好,俸禄微薄也不必发愁叹息。
最幸福的就是一家人能聚在一起,不必再惆怅于兄弟的离散与思念。
作者介绍:孙应符,宋代诗人,其作品常以抒情为主,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环境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初到海陵官舍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家庭团聚的珍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官宦生活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家庭团聚的珍惜。首联“生于陵者自安陵,何事驱驰较驿程”,开篇便引入了诗人的身世背景,带有一种自得其乐的洒脱。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奔波的无奈与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提到遥望故乡的山,千里之隔,却能与明月同看,这种意象不仅突显了孤独感,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思乡的情怀,诗人通过这一意象,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以“最幸一家仍聚首”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珍视,抒发了对生活的满足感。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故乡与家庭的深情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得,反映了宋代知识分子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如通过“淮月”象征思乡,通过对比官职的闲适与俸禄的微薄,展示了生活的哲理。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淮月”指代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珍惜?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