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荔枝诗》

时间: 2025-04-26 10:22:23

诗句

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

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3

原文展示:

荔枝诗 薛能 〔唐代〕 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 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

白话文翻译:

荔枝果实圆润如松子,色泽鲜艳如樱桃,我尚未真正认识它,却已近半生。 在年末监管州县时,我曾见过荔枝树,虽然新近才入座,但早已久闻其名。

注释:

  • 颗如松子:形容荔枝果实小巧,形状像松子。
  • 色如樱:形容荔枝颜色鲜艳,像樱桃。
  • 未识蹉跎:指作者尚未真正了解荔枝,时间却已流逝。
  • 岁杪:年末。
  • 监州:监管州县的事务。
  • 时新入座:指作者新近担任官职。
  • 久闻名:早已听说过荔枝的名声。

诗词背景: 薛能是唐代诗人,其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但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欢迎。这首《荔枝诗》可能是他在担任官职期间,对荔枝这一南方水果的初次接触和感慨。唐代文人多有对南方风物的赞美,荔枝因其独特的风味和美丽的外观,常被诗人吟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新事物的期待。诗中“颗如松子色如樱”一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荔枝的外观,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未识蹉跎欲半生”则透露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新知识的渴望。后两句则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将荔枝与作者的官职生涯联系起来,增添了诗的现实意义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比喻描绘荔枝的外观,形象生动。
  • 次句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新事物的期待。
  • 后两句结合作者的官职经历,将荔枝与作者的生活联系起来,增添了诗的现实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颗如松子色如樱”,用松子和樱桃比喻荔枝的形状和颜色。
  • 拟人:如“未识蹉跎欲半生”,将时间拟人化,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荔枝这一具体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新知识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荔枝:象征着新奇和美好,也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颗如松子色如樱”形容的是什么? A. 松子 B. 樱桃 C. 荔枝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时间 B. 荔枝 C. 官职
  3. 诗的最后一句“时新入座久闻名”中的“时新入座”指的是什么? A. 新近担任官职 B. 新近认识荔枝 C. 新近搬家

答案: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荔枝》:杜甫的这首诗同样赞美了荔枝的美味和珍贵。
  • 白居易《荔枝》:白居易的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和对南方风物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薛能的《荔枝诗》与杜甫、白居易的荔枝诗相比,薛能的诗更注重对荔枝外观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杜甫和白居易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荔枝美味的赞美和对南方风物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水果文化》:详细介绍了古代文人对水果的吟咏和水果在文化中的地位。

相关查询

代简谢朱殿直赠长韵诗 悯旱 老去吟 春阴 其二 东轩黄红二梅正开坐上书呈友人 病中吟 花时阻雨不出 诗史吟 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 和商守雪残登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角户分门 采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失惊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插穗 秋潦 衣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虚名在外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探历 黑不溜秋 兀字旁的字 息兵罢战 用字旁的字 传为佳话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