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3
原文展示:
荔枝诗 薛能 〔唐代〕 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 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
白话文翻译:
荔枝果实圆润如松子,色泽鲜艳如樱桃,我尚未真正认识它,却已近半生。 在年末监管州县时,我曾见过荔枝树,虽然新近才入座,但早已久闻其名。
注释:
诗词背景: 薛能是唐代诗人,其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但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欢迎。这首《荔枝诗》可能是他在担任官职期间,对荔枝这一南方水果的初次接触和感慨。唐代文人多有对南方风物的赞美,荔枝因其独特的风味和美丽的外观,常被诗人吟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新事物的期待。诗中“颗如松子色如樱”一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荔枝的外观,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未识蹉跎欲半生”则透露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新知识的渴望。后两句则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将荔枝与作者的官职生涯联系起来,增添了诗的现实意义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荔枝这一具体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新知识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