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

时间: 2025-04-29 06:03:07

诗句

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

此际归期为君促,伊川不得久迟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03:07

原文展示:

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 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 此际归期为君促,伊川不得久迟留。

白话文翻译:

每年接近中秋时节,我都会在美丽的山水间尽情游玩。 此刻我归家的日期因你而提前,我无法在伊川久留。

注释:

字词注释:

  • 年年时节:每年接近某个特定时节,这里指中秋。
  • 佳水佳山:美丽的山水。
  • 熳烂游:尽情游玩。
  • 此际:此时。
  • 归期:回家的日期。
  • 为君促:因你而提前。
  • 伊川:地名,指伊河,位于今河南省。
  • 不得久迟留:不能长时间停留。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此诗表达了作者因思念程氏父子兄弟而提前归家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中秋前夕,因思念程氏父子兄弟而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因思念之情而提前归家的决心,以及对伊川美景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因思念程氏父子兄弟而提前归家的情感。诗中“年年时节近中秋”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暗示了作者每年此时的心情。“佳水佳山熳烂游”则描绘了作者在美丽山水间的尽情游玩,但这种游玩并未能缓解他的思念之情。“此际归期为君促”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因思念而提前归家的决心。“伊川不得久迟留”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归家之急切,以及对伊川美景的留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高度重视和对美景的深深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年年时节近中秋”,点明了时间,暗示了作者每年此时的心情。
  • 第二句“佳水佳山熳烂游”,描绘了作者在美丽山水间的尽情游玩,但这种游玩并未能缓解他的思念之情。
  • 第三句“此际归期为君促”,直接表达了作者因思念而提前归家的决心。
  • 第四句“伊川不得久迟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归家之急切,以及对伊川美景的留恋。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仗,如“年年时节”与“此际归期”,“佳水佳山”与“伊川不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诗中使用了拟人,如“归期为君促”,将归期拟人化,表达了作者因思念而提前归家的决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因思念程氏父子兄弟而提前归家的情感,以及对伊川美景的留恋。诗中通过对中秋时节、美丽山水、归家决心和伊川留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亲情的重视和对美景的深深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秋:象征团圆和思念。
  • 佳水佳山:美丽的山水,象征自然美景和游玩的乐趣。
  • 归期:回家的日期,象征亲情和归家的决心。
  • 伊川:地名,象征美景和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伊川”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动物名 D. 植物名

  2. 诗中表达了作者因什么而提前归家的情感? A. 思念程氏父子兄弟 B. 对伊川美景的留恋 C. 对中秋的喜爱 D. 对游玩的厌倦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排比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中秋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邵雍此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但邵雍的诗更侧重于因思念而提前归家的决心,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对中秋的感慨和对亲人的祝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浣溪沙·独立寒阶望月华 蝴蝶儿·蝴蝶儿 寄人 晓渡沂水 凌云台 刘中丞平山寇诗 晚步 台阳笔记题词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鴳鴳 目不斜视 囊橐萧瑟 赍志没地 而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包含皂的成语 弋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规矩钩绳 包含泄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不解之仇 家老爷 包含荣的成语 霞脸 论功封赏 寇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