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3
浣溪沙
庭下丛萱翠欲流。
梁间双燕语相酬。
日长帘底篆烟留。
金勒去遥芳草歇,
玉箫吹罢紫兰秋。
一年春事只供愁。
在庭院下,翠绿的萱草像要流动一样。
梁间的双燕在嬉戏着互相叫应。
阳光明媚,窗帘底下的烟雾依旧留存。
金鞭驱策着远方的芳草停止生长,
玉箫的音色渐渐消逝,紫兰花也迎来了秋天。
这一年春天的景象,只留给我满心的愁苦。
袁去华(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亦华,宋代词人,擅长小令,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这首《浣溪沙》创作于春天,在自然美景的映衬下,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情感。
《浣溪沙》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开篇,描绘了春天庭院里的美好景色,透过翠绿的萱草和嬉戏的双燕,诗人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春日的美好似乎在逐渐消退,金勒的远去和玉箫的沉寂让整首诗笼罩上了一层愁苦的气息。诗人在描写春天的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失落。
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尤其是“日长帘底篆烟留”和“金勒去遥芳草歇”的对比,既描绘了春日的悠闲,又引出了愁苦的情绪。最后一句“一年春事只供愁”更是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尽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及随之而来的无奈与愁苦,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浣溪沙》的作者是谁?
诗中“日长帘底篆烟留”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诗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浣溪沙》与《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景象,但前者更多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侧重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享受。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呈现出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自诗人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