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浣溪沙》

时间: 2025-04-26 20:24:03

诗句

庭下丛萱翠欲流。

梁间双燕语相酬。

日长帘底篆烟留。

金勒去遥芳草歇,玉箫吹罢紫兰秋。

一年春事只供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3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庭下丛萱翠欲流。
梁间双燕语相酬。
日长帘底篆烟留。
金勒去遥芳草歇,
玉箫吹罢紫兰秋。
一年春事只供愁。

白话文翻译

在庭院下,翠绿的萱草像要流动一样。
梁间的双燕在嬉戏着互相叫应。
阳光明媚,窗帘底下的烟雾依旧留存。
金鞭驱策着远方的芳草停止生长,
玉箫的音色渐渐消逝,紫兰花也迎来了秋天。
这一年春天的景象,只留给我满心的愁苦。

注释

  • :指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象征母爱和思乡之情。
  • 双燕:指成双的燕子,象征春天和爱情。
  • 日长:意指日照时间长,春天的景象。
  • 帘底篆烟:窗帘下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金勒:金色的鞭子,象征驾驭和引导。
  • 玉箫:美丽的箫,象征音乐和情感。
  • 春事:春天的景象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去华(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亦华,宋代词人,擅长小令,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创作于春天,在自然美景的映衬下,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情感。

诗歌鉴赏

《浣溪沙》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开篇,描绘了春天庭院里的美好景色,透过翠绿的萱草和嬉戏的双燕,诗人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春日的美好似乎在逐渐消退,金勒的远去和玉箫的沉寂让整首诗笼罩上了一层愁苦的气息。诗人在描写春天的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失落。

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尤其是“日长帘底篆烟留”和“金勒去遥芳草歇”的对比,既描绘了春日的悠闲,又引出了愁苦的情绪。最后一句“一年春事只供愁”更是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尽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下丛萱翠欲流:描绘庭院中的萱草,生机盎然,宛如欲要流动的绿意。
  2. 梁间双燕语相酬:双燕在梁间嬉戏,呼应着春天的欢快与爱情的甜蜜。
  3. 日长帘底篆烟留:日照时间长,窗帘下的烟雾依旧,表现出春日的温暖与宁静。
  4. 金勒去遥芳草歇:金鞭驱策着远方的芳草,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停滞。
  5. 玉箫吹罢紫兰秋:音乐渐止,紫兰花迎来秋天,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结束。
  6. 一年春事只供愁:春天的美好只留下愁苦,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拟人:双燕“语相酬”,赋予燕子以人性化的特点,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如“金勒去遥”与“玉箫吹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天的美好与愁苦巧妙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及随之而来的无奈与愁苦,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萱草:象征母爱和思乡之情。
  • 双燕:象征春天的欢快与爱情。
  • 金勒和玉箫:分别象征驾驭与音乐,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浣溪沙》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袁去华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日长帘底篆烟留”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春天的美好
    • B. 秋天的凄凉
    • C. 夏天的炎热
    • D. 冬天的寒冷
  3. 诗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忧伤
    • D. 激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平调》——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浣溪沙》与《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景象,但前者更多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侧重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享受。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呈现出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自诗人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黯淡灯花开又落 蝶恋花 其四 蝶恋花 其一 蝶恋花 其二 竹 蝶恋花 蝶恋花 其四 蝶恋花 蝶恋花 其三 蝶恋花 其五 和王静安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永眠 薪烬火传 枝派 包含凛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侮忽 矫枉过正 包含搀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谢媒钱 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励志如冰 俭省 气克斗牛 业字旁的字 东望西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