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上张丞相十首》

时间: 2025-04-26 17:00:25

诗句

贱子居闾里,明公总帅权。

姓名谁比数,礼遇每周旋。

老去无三窟,闲中有二天。

知音何日报,愿见中兴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0:25

原文展示:

贱子居闾里,明公总帅权。
姓名谁比数,礼遇每周旋。
老去无三窟,闲中有二天。
知音何日报,愿见中兴年。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个卑微的人住在街旁,明公您却是权势的统帅。
您的姓名有谁能够相比,您对我的礼遇每每让我感到亲切。
年纪渐长却没有三处安身之所,闲暇之中却常常有两个空闲的日子。
知音何时才能再相见,我希望能够见到中兴的好年景。

注释:

  • 贱子:指自己,含有谦卑之意。
  • 明公:指张丞相,表示对其的尊敬。
  • 周旋:指交往、往来。
  • 三窟:比喻安身立命的地方,来源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卧龙”的故事。
  • 二天:可能指两个闲暇的日子。
  • 知音:指志同道合的人或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典雅著称,常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张元干与张丞相的交往过程中,表现了他对权势的尊重与自身的卑微,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民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张丞相的敬仰与自身处境的自省。开头的“贱子居闾里”便直接道出作者的卑微身份,与后文中对张丞相的尊称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一种对权势的崇敬。诗中提到的“姓名谁比数”与“礼遇每周旋”,不仅表达了对丞相权势的认可,也流露出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接着,作者以“老去无三窟”自嘲,体现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似乎在暗示自己在权力游戏中难以立足。最后的“知音何日报,愿见中兴年”则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权势的尊重,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贱子居闾里:自称卑微,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
  2. 明公总帅权:称赞张丞相的权势与地位。
  3. 姓名谁比数:怀疑自己能与丞相的声名相提并论。
  4. 礼遇每周旋:感慨丞相对自己的关照。
  5. 老去无三窟:感叹自己年老却没有固定住所。
  6. 闲中有二天:指自己闲暇的时间。
  7. 知音何日报:希望与知音重聚。
  8. 愿见中兴年:期待能见到国家繁荣的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贱子”与“明公”,“老去”与“闲中”。
  • 比喻:用“无三窟”比喻无家可归。
  • 反问:通过疑问表现自谦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权势的敬仰、对自我处境的自省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贱子:象征卑微的身份。
  • 明公:象征权势与地位。
  • 三窟:象征安身立命之所,隐喻人生的安定。
  • 知音: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友情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贱子居闾里”中“贱子”指代的是谁?

    • A. 张丞相
    • B. 诗人自己
    • C. 朋友
    • D. 他人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明公”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张丞相
    • C. 朋友
    • D. 官员
      答案:B
  3. “老去无三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 C. 对友谊的珍惜
    •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元干的这首诗与陶渊明《饮酒》的表达,可以发现两者都反映了对生活状态的思考,但张元干更强调了对权势的尊重与自己的卑微,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早赴府学释奠 摄事斋宫偶书 和昭文相公上巳宴 刘秀才宅对弈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 渔家傲 滴滴金 踏莎行 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冬後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粗夯 不知不觉 封豨修蛇 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蛛丝尘网 双人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蕃孕 水摸 亚热带季风气候 包含苕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耳字旁的字 你推我让 醰醲 一言已出,驷马难追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