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6
原文展示:
半生繁会想梨园,醒耳秋风凤语弦。我亦秦关归未暇,故都休说汴河边。
白话文翻译:
半生的繁华盛会让我想起梨园的歌舞,清醒的耳朵听到秋风中传来的凤鸣和琴声。我也未能及时归来秦关,故都的事情就不再谈论汴河边的往事了。
注释:
- 繁会:繁华的集会,指热闹的场合。
- 梨园:指的是戏曲、歌舞之地,常用来指代歌舞演员。
- 凤语弦:比喻音乐之美,凤鸣象征高雅的音乐声。
- 秦关:指秦岭关口,古代的重要关隘,常用作归乡的象征。
- 故都:指的是故乡或以前的都城。
- 汴河:古代汴京(今开封)附近的河流,代表着繁华的都城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华,号江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镃在经历了人生的繁华与变迁后,感慨于曾经的梨园盛会和故乡的记忆而作。诗中透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梨园”的意象引入,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繁华盛会的怀念。作者在诗中以“秋风凤语弦”描绘出一种清凉的秋日氛围,既有音乐的美感,又渗透着时光的流逝。作者的心情在一开始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但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变得沉重起来。尤其是“我亦秦关归未暇”,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的无奈和对故土的思念。在经历繁华之后,归乡的愿望却变得遥不可及,令人感叹。整首诗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包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生繁会想梨园:回忆自己半生的经历,想到当年热闹的梨园歌舞。
- 醒耳秋风凤语弦:在秋风中,耳边似乎回响起凤鸣和琴声,暗示音乐的悠扬与美好。
- 我亦秦关归未暇:我也想回到秦关,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归去,表现出无奈。
- 故都休说汴河边:对于故乡的思念在此时显得更加沉重,不愿再提及汴河边的往事,流露出一种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凤语”比喻音乐之美,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拟人:秋风被赋予了声音,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园:象征着艺术和生活的繁华。
- 秋风: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凤鸣与琴声:象征着美好且高雅的艺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梨园”指的是哪种场所?
-
“我亦秦关归未暇”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A. 归乡的急切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现实的无奈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描写
-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C.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张镃《绍兴间国工胡伟琵琶擅称一时其徒豪兴得胡心传之妙》与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两者通过不同的意象和情感传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