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9:55
每从月朔涉芳园,
雨露凄其对此轩。
鸟绕深枝啼不定,
梦依修竹泪偏翻。
居遥曾莫馀三里,
音隔那当是九原。
共被贻谋犹未振,
门庭偏愧雀罗喧。
每当新月之初,我漫步于芳香的园中,
雨露湿润,令人感到凄凉对着这轩窗。
鸟儿在深枝间啼叫,声音时隐时现,
梦中依偎在修竹下,泪水不由自主地流淌。
我与远方的你相隔三里,
音信隔绝,仿佛是距离九原(指遥远的地方)。
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谋划仍未实现,
我在门庭前感到愧疚,像那喧闹的雀鸟。
作者介绍:李奕茂,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淡雅。他的作品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慨与思索,表现了对亲友的思念及对理想未遂的惆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开篇以“月朔”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幽静的氛围。接着描述了雨露湿润的芳园,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鸟鸣与梦境中的泪水交织,表现了内心深处的思念与不安。后半部分则通过“居遥”和“音隔”,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令人感到失落。最后一句“门庭偏愧雀罗喧”则通过喧闹的鸟鸣来映衬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愧疚感。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例如“鸟绕深枝”展现鸟儿的灵动,“梦依修竹”赋予梦境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意象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惆怅,以及对于人与人之间距离感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月朔”指的是哪个时间?
诗人所感到的“愧”主要是因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