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5:0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5:09:04
如梦令 忆旧
海雁桥边春苦。
几见落花飞絮。
重到柳行西,
懒问画楼何处。
凝伫。凝伫。
十顷荷花风雨。
在海雁桥边,春天的苦涩让我思绪万千。
不知多少次看到落花如飞絮般纷纷飘落。
我再次来到柳树下,已懒得去打听画楼在哪里。
我静静地伫立,伫立在此,
十顷荷花在风雨中摇曳。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和坚韧,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理想。
作者介绍:吕本中,字子美,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吕本中在春天时节,回忆往事时所作。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但诗人却感受到一种苦涩,表现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如梦令 忆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春天的背景下,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海雁桥边春苦”,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春意却又略显忧伤的场景,海雁的归来象征着离别与重聚的复杂情感,春天的苦涩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几见落花飞絮”,通过细腻的观察,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自身情感的共鸣。落花与飞絮的意象交相辉映,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和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重到柳行西”,更是暗示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再访,但面对曾经的美好,心中却已然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漠的情绪。
最后以“十顷荷花风雨”结尾,荷花在风雨中摇曳,既是自然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折射。整体而言,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蕴含着诗人对过往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海雁桥边春苦”中的“春苦”意指:
A. 春天的美好
B. 春天的无奈
C. 春天的快乐
D. 春天的繁荣
诗中提到的“十顷荷花”是在什么情境下出现的?
A. 阳光明媚
B. 风雨交加
C. 寒风刺骨
D. 暴雪纷飞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A. 怀念与期待
B. 忘记与释然
C. 怀念与无奈
D. 反感与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吕本中的《如梦令 忆旧》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往的思索,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