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5:5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5:50:48
嵇康性弥嬾,曾不废养生。
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於名。
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
寝欲来於梦,食欲来於羹。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
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
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缾罂。
嵇康的性情极为懒散,但他从未放弃养生之道。
你正值年轻,何必耗费精力于此?
老子有至理名言,身与名哪一个更亲密?
诗歌本质在于情感,不需要过多的声势。
我听说道理平淡,晨昏都在陶渊明之中。
想要安眠就来自梦中,饥饿则来自于美味的食物。
如果陶渊明有灵魂,必定会为你感到不平。
他实在是个傲然游逸的人,不喜被人缠绕。
我现在敢告诉你,希望你少一些情绪。
有时能与你畅饮,不要吝惜倾倒酒罐。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山谷,宋代诗人,曾任翰林学士,以其自然、清新、平淡的诗风著称,尤其在田园诗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这首诗是梅尧臣对友人的回应,朋友可能因小病或烦恼而寄来信件,诗中表达了他对养生、情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劝解。
梅尧臣的《答中道小疾见寄》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嵇康、老子、陶渊明等历史人物的引述,表现了对养生、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嵇康的懒散与养生,暗示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而对年轻人的劝诫则是对当代年轻人的一种警醒,提醒人们珍惜生命,不必过于劳累。老子的哲学思想融入其中,强调身与名的关系,体现了对自我内心的关注。整首诗语言平淡,情感深邃,反映了梅尧臣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友人的关心,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不仅在劝导朋友,更是在自我反省,展现了道家所追求的自然与和谐。
嵇康性弥嬾,曾不废养生。
嵇康性情懒散,却从不放弃养生之道。
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你正值年轻,何必耗费精力于此?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於名。
老子有至理名言,身与名哪一个更亲密?
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诗歌本质在于情感,不需要过多的声势。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
我听说道理平淡,晨昏都在陶渊明之中。
寝欲来於梦,食欲来於羹。
想要安眠就来自梦中,饥饿则来自于美味的食物。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
如果陶渊明有灵魂,必定会为你感到不平。
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他实在是个傲然游逸的人,不喜被人缠绕。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
我现在敢告诉你,希望你少一些情绪。
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缾罂。
有时能与你畅饮,不要吝惜倾倒酒罐。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养生与内心的平和,劝导年轻人珍惜生命而不必过于追求名利。通过历史人物的引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关心。
嵇康的性情被描述为:
A. 勤奋
B. 懒散
C. 智慧
诗中提到的“老聃”是指:
A. 一位将军
B. 一位道家哲学家
C. 一位诗人
诗的中心思想主要在于:
A. 追求名利
B. 珍惜生命与内心平和
C. 旅游与冒险
梅尧臣 vs 陶渊明:
梅尧臣 vs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