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23:3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7:32
原文展示:
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国公归寓府 春事阑珊梦里休,他乡相见泪空流。 柳摇楚馆牵新恨,花落吴宫忆旧游。 渴想和羹梅已熟,饥思进饭麦初收。 瀛洲归去琅玕长,月朗风熏十二楼。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事情已经结束,梦里也休想再续,在他乡相见,泪水空流。 柳枝在楚馆摇曳,牵动着新的恨意,花瓣落在吴宫,回忆起旧时的游历。 渴望着和羹中的梅子已经成熟,饥饿时想着进食新收割的麦子。 瀛洲归去,琅玕树长得茂盛,月光明亮,风轻轻吹过十二楼。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夜宴中等待友人归来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旅居他乡时所作,通过描绘春事的结束和在他乡的相聚,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事的结束为背景,通过对柳枝、花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旧游的回忆。诗中的“渴想和羹梅已熟,饥思进饭麦初收”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食物的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的怀念。最后两句“瀛洲归去琅玕长,月朗风熏十二楼”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事结束、在他乡相聚、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春事阑珊”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活动已经结束 B. 春天的活动刚刚开始 C. 春天的活动非常繁忙 答案:A
诗中的“瀛洲归去”指的是什么? A. 回到现实世界 B. 回到仙境 C. 回到故乡 答案:B
诗中的“月朗风熏十二楼”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A. 阴暗压抑 B. 宁静美好 C. 热闹喧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