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04
天风收宿雾,霁景晓澄明。
青喜晴空出,红看旭日生。
游鱼翻浪短,乳燕掠泥轻。
衮衮春还半,应惭隐遁名。
天上的风吹散了宿夜的雾气,天亮时分,晴朗的景色显得格外明亮。
晴空之下,青色的天空让人心情愉悦,红色的旭日正在升起。
游鱼在水中翻腾,浪花短暂而轻盈,燕子轻巧地掠过泥土。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我却因隐居而感到羞愧。
诗中提到的“隐遁名”,暗指隐居者对于名利的淡泊,反映了作者的自我反省与对自然的向往。隐遁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道家思想相联系,强调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刘琏,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怀。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较广,受到后人推崇。
本诗创作于春季,作者在游历武林至丁郭舟上,目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心生感慨,表达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与对春天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清晨的美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首联以“天风收宿雾,霁景晓澄明”开篇,描绘了清晨雾霭散去后的清新明亮,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接着,“青喜晴空出,红看旭日生”则通过色彩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晨光初现的美丽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在后两联中,诗人将目光转向水中与空中的生物,游鱼与乳燕的描写,生动而富有动感,体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生命的蓬勃。同时结尾“衮衮春还半,应惭隐遁名”则体现了诗人的反思与内心的矛盾: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他又感受到隐居生活带来的羞愧,表现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整首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隐居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名利的淡泊。
本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衮衮春还半”意味着什么?
诗人对隐遁生活的态度是?
以上作品均在不同角度上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作者的情感,值得深入阅读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