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感遇十二首·其四》

时间: 2025-05-08 23:01:42

诗句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01:42

原文展示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白话文翻译

一只孤独的鸿雁从海上飞来,我却不敢去看那池塘的水波。
我侧眼看到两只翠鸟,它们的巢筑在三珠树上。
在那珍贵的树顶,难道没有人害怕金色的药丸?
华丽的服饰使人指指点点,光明的前途逼迫着神明感到厌恶。
如今我在这幽暗的水面游荡,猎手们又在追逐什么呢?

注释

  • 孤鸿:孤独的鸿雁,象征孤独与离愁。
  • 池潢:池水,指水波。
  • 双翠鸟:两只翠绿色的小鸟,象征生机与美好。
  • 三珠树:比喻树木的珍贵。
  • 金丸:象征世俗的财富与名望。
  • 美服:华丽的衣服,指外表的光鲜。
  • 高明:指光明的未来或地位。
  • 弋者:指捕猎的人,象征追逐名利的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金丸”,可能暗指古代的长生不老药,反映了诗人对名利和世俗的思考。同时,翠鸟巢于三珠树,象征着美好而脆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洁的品格而闻名。张九龄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与批判。

诗歌鉴赏

《感遇十二首·其四》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俗的思考。诗的开头“孤鸿海上来”,传达出一种孤独感,鸿雁的单独飞翔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接下来的“池潢不敢顾”,则表现出对周围世界的无奈与不安,似乎在暗示世事的复杂与不可理喻。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在静谧的自然中,诗人又看到了生命的美好,翠鸟的存在让他想到了生机与希望,但“矫矫珍木巅”的描写却又让人联想到珍贵的事物常常伴随着危险与焦虑。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将视角转向社会,提出“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暗示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世俗的评判与压力让人难以承受。最后一句“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则是诗人的自省,表示在这种迷茫与追逐中,真正的追求又是什么呢?

整首诗在自然与社会之间游走,表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世俗的反思与批判,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孤鸿海上来”:孤独的鸿雁从海上飞来,象征孤独与远离。
    • “池潢不敢顾”:不敢去看池塘的水波,表现内心的不安。
    • “侧见双翠鸟”:侧眼看到两只翠鸟,象征生命的美好。
    • “巢在三珠树”:巢筑在珍贵的树上,暗含易逝与脆弱。
    • “矫矫珍木巅”:在珍贵树的顶端,象征高处的压力与恐惧。
    • “得无金丸惧?”:难道没有人害怕追逐名利?
    • “美服患人指”:华丽的衣服引人注目,暗示外表的虚假。
    • “高明逼神恶”:光明的未来让人感到窒息。
    • “今我游冥冥”:我在幽暗的水面游荡,表现迷茫。
    • “弋者何所慕!”:猎手们在追求什么,反映对人生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鸿雁与翠鸟的比喻,象征孤独与美好。
    • 对仗:如“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加了诗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孤独与美好、名利与内心的冲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的批判与对内心真实追求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孤鸿:象征孤独与离愁,反映内心的孤立感。
  • 翠鸟: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三珠树:珍贵而脆弱的象征,暗示美好生活的易逝。
  • 金丸:象征名利与财富,反映人对物质的追求与恐惧。
  • 美服:华丽的外表,隐喻对外在世界的迎合与虚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孤鸿海上来”中“孤鸿”指的是: A. 一只孤独的鸟
    B. 一只快乐的鸟
    C. 一只成群的鸟
    D. 一只飞不动的鸟

  2. 诗中提到的“翠鸟”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美好
    B. 财富的象征
    C. 孤独的象征
    D. 压力的来源

  3. “美服患人指”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外表的重要性
    B. 人们的虚伪与指责
    C. 美丽的服饰
    D. 社会的友好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张九龄的《感遇》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探讨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张九龄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社会的压力,而王之涣则强调了壮丽的自然与人心的豪情。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诗词集《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

译文

孤傲的鸿雁自海上而来,池塘河潢不敢眷顾。 侧目见到了两只华丽的翠鸟,在华美的三珠树上栖息。 珍贵之木的高处啊,难道不怕猎人的金弹丸? 修美的品德将担心他人的嫉妒与打压,高明之位会让神鬼都深感厌恶。 今日的我在冥冥之中遨游,那也独自游弋的人们将何处追求呢?

注释

孤鸿海上来,池潢(huáng)不敢顾。鸿:雁类的泛称。池潢:池塘,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 侧见双翠鸟,巢(cháo)在三珠树。双翠鸟:即翡翠鸟,雄为翡,雌为翠,毛色华丽多彩。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本作三株树。 矫(jiǎo)矫珍木巅(diān),得无金丸惧?矫矫:超然出众的样子。“得无”句:岂不惧怕有子弹打来?得无,表反问语气、岂不、能不。金丸,弹弓的子弹。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患:怕,忧虑。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恶:忌妒,厌恶。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今我游冥(míng)冥,弋者何所慕! 冥冥:高远的天空。“弋者”句:弋者,猎鸟的人。慕,想猎取鸟的欲望。

相关查询

秋怀十二首 其一 素梅 四八 素梅 三七 素梅五十八首 其三十四 秋夜偶成 其五 重阳 寄太素高士 送王克敏之安丰录事 曹云西画山水图 漫兴 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进行曲 发秃齿豁 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遣词立意 宝盖头的字 夜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起坡 敛躬 包含跳的词语有哪些 春寒料峭 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辞顺理正 黑字旁的字 青紫被身 克字旁的字 鼓舞欢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