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9:1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10:09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我已经被繁杂的官场事务所困扰很久,幸好这次被贬谪到南方的边远地区。闲暇时我就依靠在农田的旁边,偶尔像个隐居的山林客人。清晨耕作时翻动露水湿润的草地,夜晚划船时划动船桨发出声响在溪石上。来来往往没有遇见其他人,我在楚天的碧空下长声歌唱。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与王勃、孟浩然并称为"初唐三杰",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和深刻的散文而闻名。柳宗元的生平充满了波折,多次因政治斗争遭贬,特别是他在永州的生活成为其创作的重要时期。
《溪居》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期,生活环境的改变让他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描绘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由此,诗歌中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洒脱与宁静。
《溪居》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示了柳宗元在贬谪生活中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开头两句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被贬的无奈,然而随后的描写却透露出他在乡村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宁静与自在。诗人用“闲依农圃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诗中的“晓耕翻露草”和“夜榜响溪石”展现了晨昏交替的农田与溪水的生动场景,反映出一种和谐的生活节奏。最后两句“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情。尽管没有人来往,诗人却依然与天地共鸣,发出长歌,这是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赞美与自我解脱。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乡村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闲适的田园生活,展示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柳宗元的《溪居》属于哪个朝代?
A. 宋代
B. 唐代
C. 元代
“晓耕翻露草”中的“晓”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
B. 清晨
C. 中午
诗中“长歌楚天碧”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快乐与自由
C. 厌倦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 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 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久为簪(zān)组累,幸此南夷(yí)谪(zhé)。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束:约束,束缚。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闲依农圃(pǔ)邻,偶似山林客。 楚天:永州原属楚地。束:束缚。南夷:这里指永州。谪:贬官流放。农圃:田园。偶似:有时好像。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长歌:放歌。楚天:这里指永州的天空。春秋战国时期,永州属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