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8:0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8:04:57
才名旧楚将,
妙略拥兵机。
玉垒虽传檄,
松州会解围。
和亲知拙计,
公主漫无归。
青海今谁得,
西戎实饱飞。
这首诗表现了一位名将的卓越才能和军事策略。虽然玉垒传出了征召令,但松州的围困局势却无法得到解决。和亲政策被证明是拙劣的计策,公主也无处归依。如今青海之地,究竟是谁能获得?西戎的军队则在战斗中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安史之乱,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这首《警急》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反映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中提到的将领和战争,展示了杜甫对国家时局的关注与忧虑。
《警急》一诗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国家的危机。诗中提到的“旧楚将”象征着历史上英勇的将领,但在现实中却面临无能为力的局面。“玉垒虽传檄”反映出命令的下达与实际情况的矛盾,显示了战争中信息的不畅通与指挥的无力。“和亲知拙计”更是对当时和亲政策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其失效与荒谬。
诗的最后两句“青海今谁得,西戎实饱飞”,以“青海”的失落与“西戎”的强盛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国家分裂与外敌入侵的现实。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也反映了历史的无奈与悲哀。整首诗在沉重的历史背景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与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刻反思,表达了杜甫对战乱的悲痛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传达出强烈的忧国情怀。
杜甫的“旧楚将”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将领?
A. 秦朝
B. 汉朝
C. 楚国
D. 唐朝
“和亲知拙计”中的“和亲”政策主要是指什么?
A. 联姻以求和平
B. 通过战争解决争端
C. 改变统治者
D. 进行贸易往来
诗中提到的“西戎”指的是哪个群体?
A. 汉族
B. 外敌边疆民族
C. 中原士人
D. 南方少数民族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杜甫的《警急》更侧重于对国家危机的深刻反思,而《登鹳雀楼》则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诗人的不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