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谒先主庙(刘昭烈庙在奉节县东六里)》

时间: 2025-05-20 03:46:43

诗句

惨淡风云会,乘时各有人。

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经纶。

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杂耕心未已,欧血事酸辛。

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

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

旧俗存祠庙,空山立鬼神。

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

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闾阎儿女换,歌舞岁时新。

绝域归舟远,荒城系马频。

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孰与关张并,功临耿邓亲。

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

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缗。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46:43

原文展示

《谒先主庙》

惨淡风云会,乘时各有人。
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经纶。
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杂耕心未已,欧血事酸辛。
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
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
旧俗存祠庙,空山立鬼神。
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
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闾阎儿女换,歌舞岁时新。
绝域归舟远,荒城系马频。
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孰与关张并,功临耿邓亲。
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
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缗。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各自为政的人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各展所能。有人英勇如关羽、张飞,力能撑起国家的命运;有人却因志向无法实现而感到无奈。诗人回望复兴汉朝的理想,感叹时局的艰难与个人的悲哀。诗中提到的“霸气西南歇”,象征着昔日的雄图伟业已然不再,历史的沧桑让人感到无奈和孤独。尽管有新旧交替,新的文化依然在传承,但心中对国家的忧虑始终未曾改变,最终只留下了满腔的悲伤。

注释

  • 惨淡:形容阴沉、惨淡的景象。
  • 社稷:指国家,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物神,合起来就是国家的象征。
  • 偃经纶:偃,指屈服,无法施展才华;经纶,指治理国家的才能。
  • 霸气:指强大的军事力量。
  • 锦江:指今四川境内的江流,古为楚地的象征。
  • 剑阁:古代的一个重要关隘,位于四川,通往秦地。
  • 闾阎:指城市的门阀,阎指门,闾指街坊。
  • 绝域:指偏远地区,归舟远指归家的船只远道而来。
  • 耿邓:指历史上著名的将领耿弇和邓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作品以现实主义著称,内容涉及战争、民生等多个方面,情感真挚深刻。

创作背景

《谒先主庙》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国家分裂,民生困苦。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促使他前往刘备的庙宇,缅怀先主的丰功伟绩,同时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失落。

诗歌鉴赏

杜甫的《谒先主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现实感的诗作,通过对先主刘备庙的拜谒,诗人不仅缅怀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当下政治局势的深刻思考。全诗以惨淡的风云开篇,暗示国家的动荡不安,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在诗中,杜甫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英雄的凋零与国家的衰落。他提到“力侔分社稷”,令人联想到关张等人的英勇与豪情;而“志屈偃经纶”则表现了当下许多有志之士因时势所逼而无法施展才华的无奈。诗人对历史的缅怀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深刻的忧国情怀。

此外,诗中细腻的自然描写,如“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在对比中突显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最后,杜甫以“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收尾,既是对自己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而沉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惨淡风云会:风云变幻,国家动荡,暗示历史的变迁。
  2. 乘时各有人:在这个时代,各有各的人物,各自发挥作用。
  3. 力侔分社稷:英雄的力量可以撑起国家。
  4. 志屈偃经纶:有志者却因环境无法施展抱负。
  5. 复汉留长策:希望复兴汉朝的理想仍在。
  6. 中原仗老臣:依靠老臣的治理,寄希望于传统。
  7. 杂耕心未已:依然有农耕的心志,说明民生的艰难。
  8. 欧血事酸辛:提及历史上的牺牲与苦楚。
  9. 霸气西南歇:昔日的强大已然消退。
  10. 雄图历数屯:历史的雄图在历史的车辙中渐渐消失。
  11. 锦江元过楚:回忆历史,叹息过往的辉煌。
  12. 剑阁复通秦:历史的关隘与现在的通道,对比显现变迁。
  13. 旧俗存祠庙:传统习俗依然存在。
  14. 空山立鬼神:在空荡的山间,依然有神灵的存在。
  15. 虚檐交鸟道:鸟飞来飞去,显得宁静。
  16. 枯木半龙鳞:形象的描绘,暗含衰败与希望。
  17. 竹送清溪月:自然的美,象征着宁静。
  18. 苔移玉座春:春天的生机与过去的辉煌形成对比。
  19. 闾阎儿女换: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变化。
  20. 歌舞岁时新:新的文化形式与生活方式。
  21. 绝域归舟远:回家的船只远道而来,象征归属。
  22. 荒城系马频:荒凉的城池,暗示历史的变迁。
  23. 如何对摇落:对历史的感慨与无奈。
  24. 况乃久风尘:经历风尘,感慨更深。
  25. 孰与关张并:英雄与历史的对比。
  26. 功临耿邓亲:功劳与历史人物的亲近关系。
  27. 应天才不小:天赋与才华的呼唤。
  28. 得士契无邻:有才华的人却无良朋相助。
  29. 迟暮堪帷幄:晚年仍可展现才华。
  30. 飘零且钓缗:无所依恋,漂泊不定。
  31. 向来忧国泪:忧国的情感贯穿始终。
  32. 寂寞洒衣巾:孤独的情感与忧伤的流露。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风云”比喻历史的变迁。
  • 对仗:如“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对比两地的历史与现实。
  • 拟人:借用自然景象表达情感,如“竹送清溪月”暗含情感的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出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透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忧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云:象征历史变迁与动荡。
  • 社稷:国家的象征,表现出对国家的关心。
  • 竹、苔:自然意象,象征宁静与生活的希望。
  • 荒城:象征历史的衰落与繁华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杜甫的《谒先主庙》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思考与忧国情怀
    C. 对个人生活的感慨
    D. 对友情的珍视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力侔分社稷”意指____。

  3. 判断题:杜甫在诗中只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 (对/错)

答案

  1. B
  2. 英雄的力量可以撑起国家的命运。
  3. 错 (诗中同时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谒先主庙》 vs 李白《庐山谣》:两者都涉及对历史的思考,杜甫更侧重于现实的忧虑,而李白则强调自然的壮美和个人的豪情。
  • 杜甫《谒先主庙》 vs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的诗歌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杜甫则更倾向于历史的叙述与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1. 《杜甫诗词集》 - 收录了杜甫的主要作品及相关评论。
  2. 《唐诗三百首》 - 经典唐诗选集,其中包含杜甫的多篇作品。
  3. 《中国文学史》 - 提供古代文学的整体视角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晁无咎金山诗帖赞 神宗皇帝龙字御汉体书赞 米元章临晋武帝大水帖赞 得陈元履家书六言四首 宫词一百首 其二 赵德麟 宫词一百首 葆清值雨二首 薛道祖白石潭诗帖赞 宫词一百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礼崩乐坏 脱口成章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鸡肠鼠腹 包含纻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不干胶 皿字底的字 示字旁的字 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忘战必危 唆弄 嵬目鸿耳 昆弟之好 韭字旁的字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私字儿的字 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