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时间: 2025-04-26 04:44:13

诗句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

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13

原文展示: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孟浩然 〔唐代〕)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
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白话文翻译:

西山上有许多奇特的景象,亭亭玉立地倚靠在前面的廊柱上。中午时分,阳光照射在山色中,色彩斑斓;傍晚的夕阳更加明亮。我师父就住在这山下,静坐禅修,体悟无生的境界。他在山中开辟了庐舍,修建了小道,便于行人通行。与樵夫谈论空灵的道理,向山中的精灵传授佛法。天色已晚,我才告别师父,回到田园,归向冶城。


注释:

  • 西山:指西面的大山,常象征隐逸和道教的理想栖息地。
  • 奇状:奇特的景象。
  • 停午:指中午的时间。
  • 收彩翠:收拢彩色的山色。
  • 无生:指一种超脱生死的境界。
  • 结庐:搭建草庐,表示隐居。
  • 剪苕:修剪藤蔓,指开辟出小路。
  • 樵叟:砍柴的老人,象征普通人。
  • 授法:传授佛理。
  • 冶城:指孟浩然的居住地,表示归去。

典故解析:

  • 禅坐:佛教中一种修行的方式,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理的领悟。
  • 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代表自然生活,孟浩然的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体现其隐逸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孟浩然与明禅师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他对禅宗思想的认同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禅宗思想的诗作,体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山的奇特景象,并通过与禅师的交流,表达了对“无生”境界的向往。诗中“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描绘了中午和傍晚的自然景色,浓烈的色彩与光影变化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而“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则将自然景色与佛教哲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禅理的理解和认同。最后的“田园归冶城”一句,既是一种回归现实生活的暗示,也表现了对自然的留恋与依恋。整首诗在意境上清新脱俗,情感上真挚自然,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山多奇状:西山的景色多么奇特。
  2. 秀出倚前楹:如同亭亭玉立的女子,倚靠在前面的廊柱上。
  3. 停午收彩翠:中午时分,阳光斜照,收拢了五彩斑斓的山色。
  4. 夕阳照分明:傍晚的夕阳更加清晰明亮。
  5. 吾师住其下:我的师父住在山下。
  6. 禅坐证无生:他在此静坐禅修,体悟到无生的境界。
  7. 结庐就嵌窟:在山中搭建草庐,开辟出住处。
  8. 剪苕通往行:修剪藤蔓,通往小路。
  9. 谈空对樵叟:与砍柴的老人谈论空灵的道理。
  10. 授法与山精:向山中的精灵传授佛法。
  11. 日暮方辞去:天色已晚,我才告别。
  12. 田园归冶城:回到田园,归向冶城。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秀出倚前楹”将西山的景色比作亭亭玉立的女子,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隐逸与自然。
  • 彩翠: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禅坐: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田园:象征归属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山”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 A. 历史
    • B. 自然
    • C. 战争
  2. 诗中“吾师住其下”指的是谁?

    • A. 樵夫
    • B. 孟浩然
    • C. 明禅师
  3. 诗的最后一句“田园归冶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忧伤
    • C. 留恋

答案:

  1. B. 自然
  2. C. 明禅师
  3. C. 留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理想。
  • 李白《庐山谣》: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但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滁阳春日怀果园闲宴(园中杂树,多手植也) 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 闻里谣效古歌 忆至巩县河宿待家累追怀 渡西陵十六韵 过吴门二十四韵 过梅里七首家…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忆放鹤 过梅里七首家…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翡翠坞 过梅里七首家…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早梅桥 过梅里七首家…今列题于后。忆题惠山寺书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欐枝 朱朱白白 庆赏无厌 紫坛 姑娘家 弓字旁的字 齐格楞峥 精进 心仪已久 忙不择价 二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山崩水竭 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