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山寺》

时间: 2025-04-27 09:40:07

诗句

僧舍高低见,潮音晓夜闻。

仙凡一水隔,淮浙半江分。

鹘冷山腰月,龙嘘海角云。

瞿昙端不动,人世几纷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0:07

原文展示

金山寺
作者:俞德邻 〔宋代〕

僧舍高低见,潮音晓夜闻。
仙凡一水隔,淮浙半江分。
鹘冷山腰月,龙嘘海角云。
瞿昙端不动,人世几纷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僧人的宁静生活。诗中提到的僧舍在山上高低错落,潮水的声音在清晨和夜晚都能听到。仙界与凡间被一条水流隔开,淮河与浙江的水面有一半在这里分开。山腰的月亮冷清,海角的云朵轻轻漂浮。佛祖瞿昙(释迦牟尼)端坐不动,而人世间却纷纷扰扰。

注释

  • 僧舍:指僧人的住处。
  • 潮音:潮水的声音。
  • 仙凡:仙界与人间。
  • :猛禽,特指一种猎鸟。
  • 龙嘘:形容风声如龙在嘶鸣。
  • 瞿昙:指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德邻,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寺庙、僧人生活,具有淡淡的禅意。

创作背景

《金山寺》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清晨,诗人游览金山寺,感受到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借此表达对世俗纷争的淡泊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金山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僧舍高低见,潮音晓夜闻”描绘了寺庙环境的宁静与和谐,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接着通过“仙凡一水隔,淮浙半江分”,作者巧妙地将现实生活与超脱的佛教理念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世事繁杂的反思。后两句的意境更为深远,“鹘冷山腰月,龙嘘海角云”描绘了月光与海云的美丽画面,给人一种神秘而冷清的感觉。最后一句“瞿昙端不动,人世几纷纷”则是整首诗的总结,强调佛教信仰的坚定与人世间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展示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僧舍高低见:描绘金山寺的僧舍在山间高低错落、各具特色。
  2. 潮音晓夜闻:潮水的声音在清晨和夜晚都能听到,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气息。
  3. 仙凡一水隔:仙界与人间通过一条水流被隔开,暗示着两者之间的距离与不同。
  4. 淮浙半江分:淮河与浙江的水面在此处相交,展现了地理的交融与分隔。
  5. 鹘冷山腰月:在山腰处,月亮显得冷清而孤独。
  6. 龙嘘海角云:海边的云朵似乎在回应着龙的嘶鸣,营造出一种动与静的对比。
  7. 瞿昙端不动:佛祖静坐不动,象征着内心的安宁与坚定。
  8. 人世几纷纷:人间的纷乱与复杂,形成鲜明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潮音晓夜闻”与“鹘冷山腰月”,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人世的纷扰与佛的宁静进行对比,深化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淡泊,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认同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金山寺:象征着宁静与超脱的精神家园。
  • 潮音:代表自然的声音,与内心的宁静相呼应。
  • 瞿昙:象征着佛教的智慧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潮音”指的是什么?

    • A. 风的声音
    • B. 潮水的声音
    • C. 鸟鸣声
  2. “仙凡一水隔”中的“仙”指的是?

    • A. 人间
    • B. 仙界
    • C. 佛教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人世的美好
    • B. 人世的纷乱
    • C. 修行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俞德邻的《金山寺》在意境上更注重宁静与超脱,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对菊怀诸兄 九日送僧归龙山 九日闻诸子登高诗以寄之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一 九日下山 九日閒居读陶诗有怀 其四 九日鉴泉介庵同游徐园 九日 九日 九日初四日分韵得然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蚤食 包含契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于是无补 几字旁的字 有凤来仪 敢作敢为 西歪东倒 僧舍 阔港 单耳刀的字 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援拯 头疼脑热 沾亲带故 豕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