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3:5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3:53:38
诗词名称: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六
作者: 黄裳 〔宋代〕
空中逢汗漫,望外见崔嵬。
艳态非因饰,虚根岂可栽。
先崇逢垄断,后化得墙隈。
欢贺纷耕叟,欣拿乱戏孩。
在空中偶然看到一片云彩,向外望去,远处山峦显得格外高耸。
那艳丽的姿态并不是因为装饰,虚无的根基又怎么能扎下呢?
早先是崇山峻岭相交,后来才形成了墙角之处。
欢庆的声音在耕作的老人之间此起彼伏,孩子们在嬉戏玩耍,乐融融的景象。
作者介绍:
黄裳,生于宋代,字子贞,号梅溪,晚号云卿。因其诗文清新脱俗,常与友人吟咏对句,尤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其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雪后初晴的日子,诗人和友人王道观一同欣赏雪中景致,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情味的重视。
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雪后的自然环境中与友人共赏的情景。开篇用“空中逢汗漫”引入,展现出云彩在空中飘荡的轻盈,随后通过“望外见崔嵬”描绘出远处高耸的山脉,形成了一个极具层次感的自然图景。诗中“艳态非因饰”一句,传达出自然的美丽并不依赖于人工装饰,而是源于其本身的真实与质朴,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虚根岂可栽”则反映了诗人对虚幻事物的质疑,强调了根基的真实与坚实。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两句描绘了农人和孩童的欢声笑语,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的乐趣与人间的温暖。这种从自然景观到人情世态的转变,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生动与活力,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真实快乐的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空中逢汗漫”中“汗漫”指的是什么?
A. 雾气 B. 云气 C. 雪花 D. 风
诗中“艳态非因饰”的意思是?
A. 美丽因为装饰 B. 美丽源于自然 C. 装饰依赖美丽 D. 自然与装饰无关
“欢贺纷耕叟”描述的是哪种场景?
A. 农人欢庆丰收 B. 孩子们嬉戏 C. 雪景中的孤独 D. 自然的静谧
《静夜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春晓》:强调春天的生机勃勃,与黄裳的作品在对自然的赞美上有相似之处。
通过以上内容,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假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六》这首诗的意境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