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0:4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0:49:36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春天正当一半,南阳的西边,柔嫩的桑树拂过村子的坞边。
轻盈的柳枝随风摇曳,细细的雨点洒落在塘边。
穿着蓑衣的小牧童在唱歌,篱笆旁偷看的,是穿着红裙的女子。
我的征衣半湿,主人送来了鸡和黍米。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主人馈鸡黍”也可以理解为古代农村的待客之道,体现出人们对客人的热情。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古文。杜牧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多地的地方官,诗作中常蕴含对社会时局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安宁。
《村行》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景色的诗,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诗的开头“春半南阳西”就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愉悦的基调。春天的南阳,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柔桑树影摇曳,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接着,诗中描绘了柳树随风而动,细雨洒落塘边的美景,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气息。
诗中“蓑唱牧牛儿”,一方面描绘了农村牧童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让人感受到农村生活的简单与纯朴。再配以“篱窥茜裙女”,则是对美好人性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年轻女子的美丽与活力,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和谐的乡村画面。
最后两句“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不仅呈现出诗人旅途的辛劳,也体现了乡村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充满了人情味。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传递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唐代农村的生动景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突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诗词测试: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半湿解征衫”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茜裙女”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