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4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42:43
锄颣除荒政若神,
俗安民靖绝纷纭。
清宵不见犬吠盗,
绿野更无羊败群。
这首诗描绘了治理荒政的神奇效果,民俗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纷争消失。在清静的夜晚,听不到狗吠和盗贼的骚扰,广袤的田野上也没有羊群散失的情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清宵不见犬吠盗”,突出了一种理想社会的景象,可以联想到古代理想治国的典籍,如《尚书》和《论语》中探讨的治安和民生问题。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政治才能与诗才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对民生的关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个社会安定、民生富足的年代,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良政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治理状态。开头两句“锄颣除荒政若神,俗安民靖绝纷纭”强调了良好治理的神奇效果,展示了在高明治理下,社会如何达到安定的理想状态。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和安全的田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安宁的意象。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安定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而深邃,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治理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良好治理的赞美和对安宁社会的向往,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和丰盈的田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锄颣”指的是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清宵”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