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12
《蝶恋花(肖韩见和,复次韵酬之,四首)》
作者:倪称 〔宋代〕
紫翠空濛庵畔路。满室松声,错认潺湲注。
萧洒萍汀清立鹭。溪山真我归休处。
老子平生无妄语。梅竹阴成,肯舍斯亭去。
种秫会须盈百亩。非君谁识渊明趣。
在庵旁的路上,紫翠的山水模糊不清。室内传来松树的声音,让我误以为是溪水流淌。
清风萧洒,水边的萍草上立着白鹭。这溪山正是我归隐休息的地方。
我一生从未说过虚妄的话。梅竹的阴影下,怎么肯舍弃这亭子离去呢?
种稻一定要满满一百亩,除了你,谁能理解我陶渊明的趣味?
倪称,字子瞻,号天游,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该诗创作于宋代,时值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的生活,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蝶恋花》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首句“紫翠空濛庵畔路”通过描绘庵旁的迷蒙景致,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人通过“满室松声”与“错认潺湲注”的对比,传达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与思索。接着,诗人以“萧洒萍汀清立鹭”描绘了田园的宁静,表达了悠然自得的心境。
在“老子平生无妄语”中,诗人引用老子的思想,强调自己的真诚和对虚伪的拒绝,表现出对生活的认真态度。而“梅竹阴成,肯舍斯亭去”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依恋。最后以“非君谁识渊明趣”收尾,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真诚人际关系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展示了诗人追求自由、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紫翠空濛”指的是什么?
“老子平生无妄语”表达了什么?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