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1: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1:01:00
新荷叶
作者: 陈亮 〔宋代〕
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妍。
淡抹疑浓,肯将自在求怜。
终嫌独好,任毛嫱西子差肩。
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
赫日如焚,诸馀只凭光鲜。
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
香须道地,对一池着甚沉烟。
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这首诗描绘了新荷叶的美丽与幽静,谁能做到洁净无瑕、与之争艳呢?那淡淡的抹色似乎又让人怀疑它的浓烈,难道不应该在自在中寻求怜爱吗?虽然总觉得独自美丽,但任凭毛嫱和西子也无法相提并论。即使六郎那样的涂抹,看似和谐却依然保留原样。烈日如火,其他的一切也只能依靠光鲜的外表。雨过风生,一切都应随缘而去。香气依旧要道地,只是在一池的沉烟中显得沉重。根株扎实在泥中,白藕则如同大梁一样挺立。
作者介绍
陈亮,字公甫,号山阴,宋代词人和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词风格以清新脱俗著称,常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新荷叶》创作于一个盛夏季节,诗人借新荷的生长,寄托对生命和美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荷叶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索。
《新荷叶》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新荷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诗中“艳态还幽”一句,既是对荷叶美丽的赞美,又隐含着一种独特的静谧之美。接下来的“谁能洁净争妍”则引发了对竞争与美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质问: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真正的美是否需要争夺?而“淡抹疑浓”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事物本质的思考,表面上的美丽与内在的真实,常常是相悖的。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引入了更多的美人典故,通过“毛嫱西子”的对比,强调了独自美的局限性。虽然“六郎涂涴”看似和谐,但实际上仍旧无法掩盖内在的真实,诗人在此表现出对表象与内涵之间深刻的反思。
最后几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幻,表达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启示。整首诗从荷叶的美丽入手,逐步引向对生命、竞争和价值的思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荷叶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美与真实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诗人提醒我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内在的真实与自然的和谐同样重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毛嫱”指的是哪位美人?
“赫日如焚”形容的是哪种气候条件?
诗中的“香须道地”强调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