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2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28:56
喜鹊桥成催凤驾。白首佳期,休负人天话。
觑眼当筵歌舞罢。西楼一夕相思乍。
屈指花开花复谢。独守孤芳,浑奈胭脂姹。
婉转归来银烛下。溪堂风月凉无价。
喜鹊桥已搭好,催促着凤凰驾到。白头之期,切莫辜负了人间的美好情缘。
看着眼前的宴席,歌舞已然停止。西楼的一夜,让我初尝相思的滋味。
屈指算来,花开花谢不停。独自守着孤芳,怎奈何那娇艳的胭脂花。
轻柔归来,在银烛下。溪边的风月,真是无价之宝。
陈方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语言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涉及爱情、思乡等主题,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蝶恋花》写于清代社会背景下,那个时代的士人常常在诗中抒发情感,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渴望。此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与爱人相聚时所作,寄托了他对爱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蝶恋花》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整首词以喜鹊桥为引子,借用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开篇就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诗中提到的“白首佳期”让人联想到那种长久的爱情承诺,这种承诺不仅是对彼此的忠诚,更是对时间的珍惜。
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宴席的场景,伴随着歌舞的欢快,似乎一切都在幸福的氛围中进行。然而,随着“歌舞罢”的到来,诗人却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中。“西楼一夕相思乍”,表现了那一夜的孤独与渴望,暗示着即便在欢乐的时刻,思念的情感总是潜滋暗长。
最后几句通过“屈指花开花复谢”与“独守孤芳”的对照,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爱情的坚守。诗人似乎在思考爱情的脆弱与美丽,然而即便如此,依旧愿意在“银烛下”与爱人共享这无价的风月时光。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古典诗词中那种对爱情、时间与生命的哲思。
整首诗围绕着对爱情的渴望与珍惜展开,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诗人通过对比与意象,传达了爱情的脆弱与珍贵,让人感受到在纷繁的世事中,真正的情感是何等重要。
诗中的“喜鹊桥”象征什么?
“白首佳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银烛下”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