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3:26
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眇。
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
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
前期翰林后,屈迹县邑小。
知我碍湍涛,半旬获浩溔。
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
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
侧惊猿猱捷,仰羡鹳鹤矫。
礼过宰肥羊,愁当置清醥。
人非西喻蜀,兴在北坑赵。
方行郴岸静,未话长沙扰。
崔师乞已至,澧卒用矜少。
问罪消息真,开颜憩亭沼。
耒阳寄来信函,看到荒江的景象渺小。
义士与烈女的家乡,风流的才子我来继承。
昨天见到狄相的孙子,许公的人品声望。
前期翰林的名声已隐,屈身在小县城。
知道我在湍急的水流中困扰,经过半个月才得以安宁。
麾下杀敌的元戎,湖边飘扬着战旗。
孤舟在湖中愈发显得郁郁葱葱,偏僻的道路显得格外安静。
侧面惊起了猿猴的敏捷,仰望羡慕鹳鹤的矫健。
礼节过后宰杀肥羊,愁苦的是该如何安排清酒。
人与人之间没有西蜀的比喻,兴起在北方的坑赵。
沿着郴江岸边静静行走,尚未谈起长沙的纷扰。
崔师乞已经到了,澧州的士兵不再怜惜少数。
问罪的消息是否真实,开怀地在亭子旁的池沼休息。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陵野老,晚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于盛唐,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历史变故,诗作以表现社会现实、人民疾苦为主,情感真挚,风格朴实。
此诗创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身处战乱之地,目睹了自然环境和人间疾苦的交织,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忧虑。
杜甫的《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泊于方田》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作品。全诗从耒阳的书信入手,展现了诗人对荒江的深刻感受。开篇的“耒阳驰尺素”便道出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诗中通过“义士烈女”一词,传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杜甫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展现了他对政治与社会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屈迹县邑小”,体现了他在仕途上的失意与无奈。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用“知我碍湍涛”来寓意人生的艰难与困扰,隐喻着他在现实中无处可去的无奈。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间苦难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中,孤舟的忧伤与寂静的道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侧惊猿猱捷,仰羡鹳鹤矫”则表现了他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甫对社会的深刻关怀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社会现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义士烈女”主要指什么?
填空题:杜甫在诗中提到的“耒阳”是指诗人____的故乡。
判断题:诗中“孤舟增郁郁”表现出诗人的乐观情绪。 (对/错)
《春望》 vs.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泊于方田》
两首诗都体现了杜甫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怀,但前者更偏重于国家的兴亡,后者则注重个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