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1:1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1:13:37
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雪融化后,空旷的山间溪水开始上涨,
游客们渡过溪水,古老的树桩横在水面。
不知这溪水的源头远近如何,
只见溪水流出山中,带来了盛开的花朵。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空山”、“溪水”这些意象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春天的生机。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常以细腻的感受传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琅琊山六题》是欧阳修在琅琊山游玩时所作,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融雪后山溪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琅琊溪》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将春天的气息传递给读者。开头两句“空山雪消溪水涨”,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天的轮廓,雪融化后,溪水渐涨,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接下来的“游客渡溪横古槎”,则引入了人类的身影,游客的存在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
后两句“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通过对溪水源头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精神。虽然不知溪水的源头,但从中流出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启迪。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雪消”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变化?
“游客渡溪”中的“游客”是指什么?
诗中“古槎”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