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荷叶》

时间: 2025-07-27 14:49:07

诗句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於水上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49:07

荷叶

作者:欧阳修 〔宋代〕

原文展示

池面风来波潋潋,
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於水上张青盖,
罩却红妆唱采莲。

白话文翻译

池面上微风吹来,水波轻轻荡漾,
波间露珠落在叶子上,像一片片绿田。
谁在水面上撑起青色的伞,
将这红妆映衬着,唱着采莲的歌。

注释

  • 潋潋: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轻柔而有韵律。
  • 田田:形容荷叶的样子,像一片片小田地。
  • 青盖:指的是荷叶或荷伞,青色的伞状物。
  • 红妆:指的是采莲女儿的妆容,红色的衣服。

典故解析

“采莲”是古代一种民间活动,诗中提到的采莲女儿常常是诗人歌颂的对象,象征着美丽的女性和劳动的乐趣。在古代诗词中,荷叶和莲花常常被用来表达清雅、高洁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和诗词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荷叶》创作于宋代,正值南方水乡的繁荣时期。诗人在春夏交替之际,常常游览水边,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而作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荷叶》是一首描绘夏日池塘风光的诗,诗中透出一种清新、恬淡的气息。开头两句描绘了风吹水面的情景,波光粼粼,水中露珠闪烁,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而“叶田田”则将荷叶的生机与活力展示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采莲的场景,青盖(荷叶)下的红妆(采莲女儿)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美丽的画面。全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还蕴含着对劳动者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池面风来波潋潋:描绘了池塘表面微风拂过时,水波闪烁的景象,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2. 波间露下叶田田:水波之间,荷叶上沾满露珠,叶子像田地一样,一片片的,生机盎然。
  3. 谁於水上张青盖:引入了人物,问谁在水面上撑起青色的伞,产生画面感。
  4. 罩却红妆唱采莲:描绘了穿着红色衣服的采莲女儿,运用“罩”字增强了视觉的层次感,展现了劳动者的优美形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叶比作田地,形象地表现出荷叶的繁茂。
  • 拟人:赋予荷叶以生命,使其活灵活现。
  • 对仗:全诗结构匀称,前后句意相对,形成美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夏日池塘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劳动的热爱,展示了生活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与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叶:象征着清丽、高洁,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
  • :象征着变幻无常的自然景象,传递出轻盈的感觉。
  • 红妆:代表着女性的美丽与劳动的乐趣,体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潋潋”的意思是:
    • A. 水波荡漾
    • B. 风吹
    • C. 叶子
  2. “红妆”指的是:
    • A. 采莲女的妆容
    • B. 荷花
    • C. 青盖
  3.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
    • A. 山川
    • B. 池塘
    • C. 森林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荷叶》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自然美,但《庐山谣》更为壮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而《荷叶》则细腻生动,展现了夏日的温馨与生机。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宋八大家文集》
  • 欧阳修的散文及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试秩秘书 病兴见春物欣盛释然有临眺之意 雪里寻梅 庄懿皇太后哀挽应制二首 应诏内苑牡丹三首·千叶 和晏太尉西园晚春 哀江南 鸡答 春帖子词·夫人阁十首 立春前二日获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伤风败俗 革字旁的字 贴贴 彑字旁的字 犬不夜吠 芒刺在背 袖手旁观 疲困 急张拘诸 黑字旁的字 橡子面 包含划的词语有哪些 搓麻 靦颜事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