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18
悲秋
烟草凄迷八月秋,
荒村络纬戒衣裘。
道人大欠修行力,
平地闲生尔许愁。
在八月的秋天,烟雾缭绕,显得凄迷;
荒凉的村庄,蟋蟀在鸣叫,我却不愿穿上厚重的衣裘。
修道者大大缺乏修行的力量,
在这平静的土地上,竟然闲生出如此愁苦。
“道人”常指修道的人,反映了唐宋时期对道教、佛教修行的重视。在这首诗中,诗人借“道人”表达了对自身修行不足的反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秋季常被视为凋零的象征,诗中通过“烟草凄迷”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柔美的抒情作品。陆游一生遭遇诸多波折,尤其在政治上屡屡失意,因此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悲秋》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势衰弱,诗人经历了多次贬谪与政治失意,内心充满愁苦与焦虑。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悲秋》以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诗的开头描绘了八月的秋天,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悲凉的感觉,仿佛整个自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寒冬而哀叹。诗人所处的荒村,寂静得让人感到孤独,蟋蟀的鸣叫更添了一份凄凉。接着,诗人以“道人”自喻,表露出对修行不足的自责,仿佛在指责自己未能抵御外界的寒冷与内心的愁苦。最后一句“平地闲生尔许愁”,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显现出即使在宁静的环境中,内心的烦恼依然无法避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自我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刻哲思与丰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感受,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伤。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文化中常常与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相关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测试:
“烟草凄迷”中的“烟草”指什么?
A. 烟雾和草木
B. 烟草植物
C. 秋天的气候
诗中提到的“道人”代表什么?
A. 普通人
B. 修道者
C. 农民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伤与思索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