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0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04:05
千叶白莲花
——苏辙
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
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
清泉养芳洁,为我三日住。
蔫然落宝床,应返梵天去。
这首诗描绘了莲花在淤泥中生长的情景,尽管环境肮脏,它的洁白色泽却胜过天上的仙女。诗人站在池边看到盛开的千叶莲花,忍不住询问它为何降落于此。莲花的空灵和明净无与伦比,仿佛是送给佛祖的圣物。清澈的泉水滋养着它的芳香与洁白,然而它的美丽似乎只能停留三日。最后,莲花逐渐凋零,似乎注定要返回梵天。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石翁,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与其兄苏轼并称“苏门兄弟”。他在政治上曾任职,文学上也颇有成就,尤其在诗词和散文方面,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千叶白莲花》创作于苏辙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莲花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佛教思想的认同。
《千叶白莲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高洁与纯粹的向往。莲花虽生长在淤泥之中,却能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美丽,象征着人们在困苦环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纯洁与美好。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莲花的美丽,也传达出一种人生哲学:即使身处逆境,也应努力追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诗中“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莲花境遇的深切关怀,仿佛在问,何以如此美丽的莲花会堕落于此?这不仅是对莲花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命运的一种思考。
同时,诗的后半部分充满了佛教色彩,提到“银瓶送佛所”、“应返梵天去”,不仅展示了莲花的高贵,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归宿。诗人在赞美莲花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心灵的宁静与纯洁。
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
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
清泉养芳洁,为我三日住。
蔫然落宝床,应返梵天去。
整首诗歌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在逆境中追求内心纯洁与高尚的志向。
莲花生于何处?
诗中提到的“银瓶”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应返梵天去”是什么意思?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千叶白莲花》的诗意和背后的深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