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六么令 鸣鹤馀音卷四》

时间: 2025-04-27 02:04:20

诗句

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

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

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

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调神气玉炉功。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

假馀玄妙,知懒惰亦成空。

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

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念头打破渐幽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4:20

六么令 鸣鹤馀音卷四

作者: 王哲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
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
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
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调神气玉炉功。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
假馀玄妙,知懒惰亦成空。
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
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念头打破渐幽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真清和静谧的境界,就像虎与龙那样的威严与神秘。澄澈而深邃,婴儿与少女自然而然地升腾而起。寂静与清晰是根本,斋戒则是在西方与东方之间的转换。时光在此刻流动,时常觉悟照亮内心,调和神气就如同在玉炉中修炼。何必去追求枝叶的繁茂,何必去讨论那些经典和丹经。即使假借一些玄妙的知识,知道懒惰也只会让一切变为空虚。消灭沉睡、忘却语言、除去欲望,饮食应简朴而融洽。外在的疏离与人情的淡薄,思维的缠绕逐渐打破,内心开始通透。

注释:

  • 真清真静:形容一种极为纯净和宁静的境界。
  • 虎和龙:象征威严与力量。
  • 婴儿姹女:指代无邪的婴儿和少女,象征纯真。
  • 刀圭根本:道教的术语,指修行的基本功。
  • 玉炉功:指修炼内功的精神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是元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受道教和禅宗影响,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尤其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时,如何实现内心的清净与和谐。

诗歌鉴赏:

王哲的《六么令》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以“真清真静”开篇,直接点出主题,隐喻着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接着通过“虎和龙”的比喻,暗示着这种境界的不可动摇与力量,令人联想到道教哲学中的阴阳二气的和谐。

诗人用“婴儿姹女自升腾”描绘了纯真与无邪的状态,反衬出成人世界的复杂与纷扰。随后,诗句转向内修,提到“斋戒换西东”,强调修行的重要性,这体现了王哲对道教修行的推崇。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宁静而深邃,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深入探讨了超越欲望、回归本真的主题,强调内心的调和与宁静。他提到“何须寻枝摘叶”,提醒人们不必执着于表面,而应关注内心的修炼。王哲通过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勾勒出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令人陶醉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强调真正的宁静力量如同虎龙般不可侵犯。
  2. 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描绘一种纯净的状态,象征着生命的自然流动。
  3. 寂默刀圭根本:指向修行的基础,暗示内心的静默与深邃。
  4. 斋戒换西东:通过斋戒的方式达到东西方的交融,体现哲学的深度。
  5. 时中十二,常常觉照:修行者的觉悟与内心的明亮。
  6.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劝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知识。
  7. 假馀玄妙,知懒惰亦成空:即使掌握了复杂的知识,懒惰便会使这些变得无用。
  8. 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提倡简单的生活与内心的宁静。
  9. 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外在的疏离与人际关系的冷淡。
  10. 念头打破渐幽通:思维的障碍被打破,内心渐渐通透。

修辞手法:

  • 比喻:虎和龙象征内心的力量。
  • 对仗:如“斋戒换西东”与“何须寻枝摘叶”形成呼应,强化意境。
  • 排比:如“灭睡忘言除欲”,增强语气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人提倡简约、内修,强调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深邃,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与龙: 象征力量与威严。
  • 婴儿与姹女: 象征纯真与生命的自然状态。
  • 玉炉: 象征修炼与内心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六么令》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哲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虎和龙”象征什么?

    • A. 温柔与和谐
    • B. 力量与威严
    • C. 迷茫与困惑
    • D. 自然与人文

答案:

  1. B. 王哲
  2. B. 力量与威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哲的《六么令》 vs 李白的《静夜思》:两者皆探讨内心的宁静与生命的思考,王哲更侧重于道教的哲学,李白则融入了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概论》
  • 《道教与元代诗歌》
  • 《王哲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小重山 小重山·堪叹犊儿堪叹牛 小重山 夜宿鼓浪屿 小重山·堪叹环中这只牛 小重山 泊舟松陵城外未及一晤舍妹赋此写怀 小重山 八月初九日风雨寒甚昼眠有作 小重山 其三 宫词 小重山 其六 过舒汉雯中书官邸有赠 小重山 小重山 冬至日集饮赏腊梅和君坦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蠹国害民 虫罗 假慈悲 寒痹 恢胎旷荡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生字旁的字 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平安无事 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一阳复始 喷雨嘘云 四字头的字 岳峙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