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24
杪秋遥夜,人卧群喧息。
明河渐低庭户,户有蟏蛸织。
何许飞来雁阵,冲入寒烟碧。
相思何急。悲来空自,目断云霄羡归翼。
青镫独照暗壁,胍胍羁魂寂。
堪恨冷梦难长,欲见无由得。
年少不知过了,老去徒嗟惜。
追寻畴昔。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
在深秋的遥夜中,我躺在床上,周围一片喧闹。
明亮的银河渐渐低垂于庭院,窗户上有蟏蛸在编织。
那是什么地方飞来的雁阵,穿过寒冷的烟霭和碧空?
相思何必如此急促。悲伤来临时,只是空自神伤,目送云霄羡慕那归去的翅膀。
青色的灯光独照着黑暗的墙壁,孤独的灵魂在寂静中徘徊。
可恨的是冷梦难以持久,想见却无从得见。
年轻时不知道时光已逝,老去时只会徒然叹息。
追寻往昔,愁苦如流水,渺渺茫茫随潮汐而去。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梦得,号千里,元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在元代末期的动荡时期,积极参与政治,最终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的诗歌风格浑厚、沉郁,常透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六么令》写于深秋之时,可能是刘基在思乡、思念亲人的情境下所作,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六么令》是一首愁苦而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亲人、故土的思念。诗的开头“杪秋遥夜,人卧群喧息”,展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周围却是热闹的喧嚣,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接着,诗人描绘了明亮的银河和蟏蛸的形象,构建了一个宁静的庭院夜景,然而这种宁静之中又隐含着一丝悲凉。
“何许飞来雁阵,冲入寒烟碧”,此句通过雁阵来象征离别与归乡之思,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接下来的“悲来空自,目断云霄羡归翼”,则深刻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归属的渴望,情感愈发沉重。
“青镫独照暗壁,胍胍羁魂寂”,在孤独的夜晚,青灯下的影子映射出内心的孤寂,诗人仿佛是在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感受到无尽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结尾的“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将愁苦比作潮水,形象而深刻,传达了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主题,令人深思。刘基通过精炼的语言与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这首诗成为传达思乡和人生哲理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归属的渴望,表现了孤独与思念的复杂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反映了文化内涵,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六么令》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明河”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