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21
芳树
纳兰性德 〔清代〕
连理无分影,同心岂独芳?
傍檐巢翡翠,临水宿鸳鸯。
叶叶含春思,枝枝向画廊。
君情若比树,妾意复何伤?
陌上谁攀折,闺中思复侵。
眼凝清露重,眉敛翠烟深。
羌笛临风曲,悲笳出塞音。
纵垂千万缕,那系别离心。
这首诗以“芳树”开篇,传达了情感的缠绵与忧伤。诗中提到连理树没有影子,象征着彼此的心意相连;同心的情感并非只有芳树所独有。翡翠鸟在屋檐下筑巢,鸳鸯在水边栖息,都是对情感的美好寄托。每一片叶子都蕴含着春天的思念,每一枝都指向画廊,传递着浓浓的情感。诗人感叹,如果君的情感如同树木般茂盛,那么我的爱意又何尝会受到伤害?在陌生的路上,谁会去攀折花草,而在闺房之中,思念则在悄然滋生。眼神凝视着清晨的露珠,眉头紧皱如同翠烟般深邃。羌笛在风中吹奏,悲伤的乐音流出边塞。纵然心中有千万缕的情感,也只能系在这离别的心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诗人。他才华横溢,词风婉约,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推崇。他的作品常表达对生活、爱情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芳树》创作于纳兰性德的感情经历之中,反映了他对爱情的追求与思念。生活在清代,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深层的情感。
《芳树》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复杂与美好。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状态。开篇的“连理无分影”,传达了情侣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引入翡翠与鸳鸯,象征着爱情的纯洁与美好。诗人用细腻的笔法描绘春天的气息,透过叶子与树枝的描写,传达出春思的浓厚。
诗中的时空交错,既有春天的温暖,也有离别的忧伤。诗人对“君情”的期许与对“妾意”的忧虑相互交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后半部分的羌笛与悲笳则进一步加强了离别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故国与爱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通过对自然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爱情主题结合在一起,使得作品具有了深远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爱情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无奈,抒发了情感的深刻与复杂,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爱情的理想与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诗词测试:
“连理无分影”中的“连理”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翡翠”和“鸳鸯”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那系别离心”中的“别离心”指的是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芳树》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