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58
拟古 其四
白云本无心,卷舒南山颠。
遥峰如梦中,孤影吹能还。
忽然间高霞,霏霏欲成烟。
风花落不已,流辉转可怜。
皎洁自多愁,况复对下弦。
高楼夜已半,惜此不成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前两句说白云本无心情,却在南山的顶端自由地卷动,仿佛在描绘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接着提到遥远的山峰像梦境一样,孤独的影子随风飘荡,似乎在追求一种虚无的回归。忽然间,天空中的霞光显得朦胧,像烟雾一样飘渺。风中花瓣不断飘落,流动的光辉让人感到惋惜。皎洁的月光本就令人多愁,更何况是面对着残月。夜深人静,诗人却无法入眠,感叹时光的流逝与自身的孤独。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柳泉,清代著名词人,因其词作清丽婉约而被誉为“词宗”。其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纳兰性德个人生活和政治环境动荡之时。他与清初的政治斗争、个人情感的纠葛密切相关,常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拟古 其四》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的“白云本无心”,用一种人性化的笔触,让白云具备了情感,暗示自然的无情与人事的多愁。接下来的“遥峰如梦中”,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仿佛在告诉读者,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与隔阂。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用“高霞”与“霏霏”的描写,形成了一种轻盈而又飘渺的氛围,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暗示着这些美好是短暂而易逝的。“风花落不已,流辉转可怜”则是情感的升华,流动的光辉与落下的花瓣,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两句“皎洁自多愁,况复对下弦”,说明了诗人在孤独的夜晚,面对缺月的情绪。对月的惆怅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思考。“高楼夜已半,惜此不成眠”则是对时间的感慨,夜深人静,思绪难以平静,诗人对生命的感悟愈发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展现了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云”象征什么?
A. 自由与随意
B. 忧愁与孤独
C. 梦想与追求
“高楼夜已半,惜此不成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与快乐
B. 孤独与惆怅
C. 忧虑与焦虑
诗中提到的“下弦”指的是什么?
A. 残月
B. 新月
C. 满月
答案: 1. A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