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二时》

时间: 2025-07-12 12:36:04

诗句

勋华并、天胙昌期。

圣德茂重离。

英明经远,浚哲昭微。

宝俭更深慈。

观万国、累洽重熙。

对明时。

报礼秩神祇。

玉帛奏华夷。

雍肃显相,百辟各钦祗。

奄嘉虞英璧奠华滋。

神安坐、景气澄虚。

极光焰、烛长丽。

展诗应律,万舞逶迟。

三献洽皇仪。

垂露浸庆祜来宜。

礼无违。

鸣鸾临帝阙,飞凤下天倪。

清和寰宇,霈泽一朝驰。

醇化无为。

万祀巩洪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2:36:04

原文展示

十二时
崔敦诗 〔宋代〕

勋华并天胙昌期。
圣德茂重离。
英明经远,浚哲昭微。
宝俭更深慈。
观万国累洽重熙。
对明时。
报礼秩神祇。
玉帛奏华夷。
雍肃显相,百辟各钦祗。
奄嘉虞英璧奠华滋。
神安坐景气澄虚。
极光焰烛长丽。
展诗应律,万舞逶迟。
三献洽皇仪。
垂露浸庆祜来宜。
礼无违。
鸣鸾临帝阙,飞凤下天倪。
清和寰宇,霈泽一朝驰。
醇化无为。
万祀巩洪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昌盛、礼仪周全的美好祝愿。通过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和谐,强调了礼仪和德行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英明”、“圣德”都指向了明君的理想状态,期望国家在这样的领导下,能够安定、繁荣,百姓安乐。

注释

  • 勋华:功勋和华丽的象征,表示国家的繁荣。
  • 天胙昌期:天命赐予的繁荣期。
  • 圣德:圣明的德行。
  • 英明:聪明而明智。
  • 浚哲:深厚的智慧。
  • 宝俭:珍惜节俭。
  • 重熙:繁荣和兴盛的状态。
  • 玉帛:礼物,象征对外的礼仪。
  • 鸣鸾:古代用以召唤神明的乐器。
  • 霈泽:丰厚的雨露,象征恩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敦诗,字子美,号承天,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闻名。其作品多关注政治与社会问题,富有哲理和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崔敦诗通过对国家的赞美,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与祝愿,旨在呼应当时社会对礼仪与道德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典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和谐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勋华”、“圣德”、“英明”等意象,强调了德治和礼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诗的整体气氛庄重而富有仪式感,表现出对神灵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诗人通过对“明时”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而“鸣鸾临帝阙,飞凤下天倪”的意象,生动地表现了神明的降临,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幸福。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意象丰富,读来令人感受到一种庄严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勋华并天胙昌期:功勋与华丽同在,天命赐予繁荣的时机。
  • 圣德茂重离:圣明的德行在人民中得到广泛赞誉。
  • 英明经远,浚哲昭微:帝王英明,施行仁政,聪明而深邃的哲学思想显现出来。
  • 宝俭更深慈:珍惜节俭的做法更显慈悲。
  • 观万国累洽重熙:四方来宾聚集,彰显国家的繁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鸣鸾临帝阙,飞凤下天倪”。
  • 比喻:用“鸣鸾”比喻神明的降临,象征国家的安定。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礼仪周全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勋华:象征国家的荣华与成就。
  • 圣德:代表理想的统治者。
  • 鸣鸾:象征神灵的召唤,代表对神圣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英明”指代什么? A. 圣明的德行
    B. 聪明而明智的人
    C. 美丽的女性
    D. 诗歌的风格

  2. “鸣鸾临帝阙,飞凤下天倪”意指什么? A. 诗人的归来
    B. 神明的降临
    C. 国家破败
    D. 诗歌的创作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崔敦诗更注重于国家的德行与礼仪,而《登鹳雀楼》则更强调个人的壮志与抱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查询

品令(新秋) 品令(族姑庆八十,来索俳语) 品令 次梅苑词韵寄远 品令 品令 早雁 品令 品令 寿谭公植提学九月十日 品令·急雨惊秋晓 品令 品令 夏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地主 时运则存,不用则亡 豕字旁的字 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宪的词语有哪些 鸢梯 大弦子戏 双人旁的字 柳莺花燕 负图之托 逼不得已 支字旁的字 功高望重 而字旁的字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倒装门 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