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二时慢 观猎》

时间: 2025-04-26 10:08:24

诗句

望平原、连天野烧,猎猎风吹千骑。

缚裤褶、雕弓韝臂。

盘尽山头谷尾。

犬走鹰飞,猿啼雁叫,洒血成红雨。

到日暮、叠鼓鸣笳,酹酒烹鲜,再杀一回足矣。

记少日、卢龙塞上,蛮府参军无事。

戏逐孤儿,短衣匹马,射虎南山里。

载黄獐满车,归从妻子誇示。

叹残年、抚髀生肉,郁郁谁能堪此。

索米金门,摊书玉局,见猎空欢喜。

问先生谁伴,嗟乎子虚亡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8:24

原文展示

《十二时慢 观猎》 作者:尤侗 〔明代〕

望平原连天野烧,猎猎风吹千骑。缚裤褶雕弓韝臂。盘尽山头谷尾。犬走鹰飞,猿啼雁叫,洒血成红雨。到日暮叠鼓鸣笳,酹酒烹鲜,再杀一回足矣。记少日卢龙塞上,蛮府参军无事。戏逐孤儿,短衣匹马,射虎南山里。载黄獐满车,归从妻子夸示。叹残年抚髀生肉,郁郁谁能堪此。索米金门,摊书玉局,见猎空欢喜。问先生谁伴,嗟乎子虚亡是。

白话文翻译

在广阔的平原上,火光与天相连,风猎猎地吹过,千骑飞驰。人们穿着缚裤,手握雕弓,臂膀上绑着弦。山头和谷底的猎物都已被围住,犬吠鹰鸣伴随着猿啼雁叫,鲜血洒落成红雨。到了日暮,鼓声和鸣笳声交织,饮酒烹鲜,再杀一回也就足够了。想起年轻时在卢龙塞上,蛮府的参军无所事事。和孤儿们嬉戏,短衣匹马,射杀南山的老虎。满车的黄獐归来,向妻子夸耀。叹息年岁渐长,抚摸着大腿上的肉,愁苦谁能忍受。索要米饭和金门,摊开书本和玉局,看到猎物心中空欢喜。问先生谁和我作伴,唉,子虚的身影早已消失。

注释

  • 缚裤:一种束腿的裤子。
  • 雕弓:用雕刻装饰的弓。
  • 韝臂:弓弦的部位,通常指弓的拉弦部分。
  • 猿啼:猿猴的叫声。
  • 洒血成红雨:形容猎杀时流出的鲜血像雨一样洒落。
  • 卢龙塞:指的是长城一带,古时边防重地。
  • 蛮府:指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府邸。
  • 子虚:古代诗文中常用作形容虚无缥缈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子能,号天池,山西人。他的诗风受杜甫影响,擅长写景抒情,尤其在边塞诗方面有较高成就。

创作背景: 《十二时慢 观猎》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边疆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中表现了对狩猎活动的热爱和对青春年华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十二时慢 观猎》是一首描绘狩猎场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猎物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人生短暂的思考。开篇以“望平原连天野烧”描绘出一幅辽阔的草原景象,强烈的视觉效果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壮阔。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猎猎风吹千骑”展现了狩猎队伍的气势,结合“犬走鹰飞”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猎捕的紧张气氛。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不仅描绘了狩猎的兴奋与热血,还引入了对往昔的追忆,尤其是“记少日卢龙塞上”的回忆,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向往和对现状的无奈。诗的最后,诗人通过“索米金门,摊书玉局”描绘了一种渴望,但又感叹“子虚亡是”,突显了人生命运的无常和对逝去岁月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平原连天野烧:描绘辽阔的草原,仿佛与天相连,营造出广阔的气氛。
  • 猎猎风吹千骑:形象地描绘出猎人们在风中奔跑的情景,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缚裤褶雕弓韝臂:具体描写猎人的装备,展现出狩猎活动的专业性。
  • 犬走鹰飞,猿啼雁叫,洒血成红雨:多重声音与画面交织,增强了狩猎的紧张氛围。
  • 到日暮叠鼓鸣笳:日暮时分,鼓声和号角声响起,形成一种节日的氛围。
  • 记少日卢龙塞上:回忆年轻时的经历,带有怀旧之情。
  • 叹残年抚髀生肉:感叹年岁渐长,身体的变化,蕴含着对生命的无奈。
  • 问先生谁伴,嗟乎子虚亡是:对友人和过往的追忆,表达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鲜血比作“红雨”,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用“犬走鹰飞”赋予动物以人类的行为,生动形象。
  • 对仗:如“犬走鹰飞,猿啼雁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狩猎活动的热爱,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折射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狩猎:象征着勇气和生存的斗争。
  • 黄獐:代表自然的丰饶和猎人的成就。
  • 鲜血: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猎杀的残酷。
  • 短衣匹马:体现了诗人年轻时的洒脱与豪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缚裤”指的是什么?

    • A) 裙子
    • B) 一种束腿的裤子
    • C) 长袍
    • D) 短裤
  2. 诗中提到的“卢龙塞”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京城
    • B) 边防重地
    • C) 南方
    • D) 西域
  3. 诗中的“子虚亡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
    • C) 孤独
    •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尤侗的《观猎》与王之涣的《登高》均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前者侧重于狩猎的热血与怀旧,后者则表现了对壮丽山河的感慨。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在不同情境下对生命的感悟,但尤侗更强调了具体活动中的热情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郭家溪亭 远将归 太和公主和蕃 隐者居 秋灯 别李赞侍御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送人 送司空神童 醉后忆山中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目无睹 擒龙捉虎 仁智居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管鲍之好 酒斾子 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闭关自主 飞景 疏滞 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追亡逐遁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止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五痨七伤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