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二时/忆少年》

时间: 2025-07-27 23:09:22

诗句

承平世,嘉祐壬寅。

九月上旬辛。

酒醪香旨,谷实丰珍。

宗祀敞中宸。

宾延上帝五方神。

以严亲。

诚心通杳杳,文物盛彬彬。

金声玉色,和奏翕铿纯。

荡无垠。

天地一洪钧。

明天子、至化深仁。

一意奉精禋。

感时怵惕,即事恭夤。

用孝教斯民。

多仪举,大恩沦。

福来臻。

清风动阊阖,皓气下天津。

币诚玉腆,朱燎焜槱薪。

积欢欣。

皇历万斯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09:22

原文展示

承平世,嘉祐壬寅。九月上旬辛。酒醪香旨,谷实丰珍。宗祀敞中宸。宾延上帝五方神。以严亲。诚心通杳杳,文物盛彬彬。金声玉色,和奏翕铿纯。荡无垠。天地一洪钧。明天子至化深仁。一意奉精禋。感时怵惕,即事恭夤。用孝教斯民。多仪举,大恩沦。福来臻。清风动阊阖,皓气下天津。币诚玉腆,朱燎焜槱薪。积欢欣。皇历万斯春。

白话文翻译

在太平盛世的嘉祐年间,壬寅年,九月的上旬,享受着美酒的芬芳,丰收的谷物珍品。宗庙祭祀在皇宫中隆重举行,宾客们恭迎五方神明。以严谨的态度对待亲情,诚心诚意达到天际,文采风流更显盛大。金声玉色,和谐的乐曲回荡,宛如洪钟大吕般响亮。天地之间,仿佛一片浩荡。明君的德化深厚仁爱,专心致志地奉上祭品。感受到时光流逝,内心感到惶恐,恭敬地处理事务。用孝道来教导百姓,多种礼仪被推崇,大恩泽普降。福气降临。清风拂动宫阙,皓洁的气息弥漫在天际。诚心的祭品,玉器丰盈,红火的祭典燃烧着薪柴。欢欣鼓舞,皇历如春,万象更新。

注释

  • 承平世:指太平盛世。
  • 嘉祐:北宋时期的年号。
  • 酒醪:酒的美味。
  • 宗祀:祭祀祖先。
  • 宾延:招待宾客。
  • 五方神:五方的神祇,代表四方及中央。
  • 诚心通杳杳:真诚的心意可以通达遥远之处。
  • 金声玉色:形容音乐的美妙和器物的华美。
  • 清风动阊阖:清风吹动宫阙的门扇。
  • 皓气下天津:明净的气息降临于天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宋代是中国文学的繁盛时期,诗词创作尤为活跃,风格多样,内容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太平盛世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幸福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浓厚的仪式感和典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景象。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致描写,展示了当时人们对神明、对祖先的敬畏和尊重。开头的“承平世,嘉祐壬寅”便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表明这是一个富饶而平和的时代。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排比,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富有美感,并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诗中对金声玉色的描绘,不仅体现了当时物质生活的富裕,更象征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而“感时怵惕,即事恭夤”则流露出对时局的敏感及对国家的责任感,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最后以清风、皓气等意象结束,给人以清新、明朗之感,仿佛在呼唤着人们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承平世,嘉祐壬寅。

    • 描述了一个和平的时代,时间是嘉祐年间的壬寅年。
  2. 九月上旬辛。

    • 指的是九月的初旬,增添了时间的具体性。
  3. 酒醪香旨,谷实丰珍。

    • 酒的香味和丰收的谷物,表现出丰饶的生活。
  4. 宗祀敞中宸。

    • 在皇宫中举行的祭祀仪式,显示出尊重传统。
  5. 宾延上帝五方神。

    • 接待五方神明的宾客,显示对神明的敬重。
  6. 以严亲。

    • 表达对亲情的重视,说明家庭价值观。
  7. 诚心通杳杳,文物盛彬彬。

    • 真诚的心可以通达幽远,文化物质繁荣兴盛。
  8. 金声玉色,和奏翕铿纯。

    • 美妙的音乐与器物,表现了艺术的和谐美。
  9. 荡无垠。

    • 意境开阔,象征着无边的天地。
  10. 天地一洪钧。

    • 天地如同一股洪流,象征着浩大的气势。
  11. 明天子至化深仁。

    • 明君的德化深厚而仁爱,表现出统治者的明智。
  12. 一意奉精禋。

    • 专心致志地奉上祭品,强调对神明的虔诚。
  13. 感时怵惕,即事恭夤。

    • 对时光流逝感到惶恐,处理事务时表现出恭敬。
  14. 用孝教斯民。

    • 用孝道来教导百姓,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5. 多仪举,大恩沦。

    • 各种礼仪被推崇,表达了对恩泽的感激。
  16. 福来臻。

    • 福气降临,预示着良好的未来。
  17. 清风动阊阖,皓气下天津。

    • 清风拂动宫阙,明净的气息弥漫天际,表现出祥和的气氛。
  18. 币诚玉腆,朱燎焜槱薪。

    • 诚心的祭品,红火的祭典,展现了富贵的场景。
  19. 积欢欣。

    • 人们欢欣鼓舞,体现了幸福的氛围。
  20. 皇历万斯春。

    • 皇历如春,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声玉色,和奏翕铿纯”,增强了表达的对称美感。
  • 比喻:将天与地比作洪流,展现出气势磅礴的意象。
  • 排比:用多个并列的短语增强了节奏感,形成了声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对国家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重视。通过祭祀的描写,体现了对祖先和神明的尊重,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安定繁荣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酒醪:象征着丰饶与快乐。
  • 金声玉色:代表财富与文化的繁荣。
  • 清风: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 皓气:象征着纯洁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 A. 战乱时期
    • B. 太平盛世
    • C. 动荡年代
  2. “金声玉色”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物质的贫乏
    • B. 文化的繁荣
    •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孝”主要指什么?

    • A. 孝敬父母
    • B. 忠诚于国
    • C. 尊重神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by 张若虚
  • 《静夜思》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但侧重于个人情感。
  • 《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十二时/忆少年》相比,更为直接和个人化。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化与诗歌》

相关查询

依韵和宋中道观八月二十八日车驾朝谒景灵宫 永济仓书事 和中道雨中见寄 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 十五日雪三首 无题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龙隐潭 送润州通判李屯田 丘家渡早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字头的字 不时之须 吹毛洗垢 琼毂 断杼择邻 外出血 群芳争艳 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刑事 巛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转面无情 毛团把戏 皿字底的字 旷世无匹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